1.综合题- (共3题)
1.
新中国六十年民生变化的背后,折射出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材料一: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材料二: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饭,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广西大力推广“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材料三: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公斤,城乡人民穿着质量大有提高……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姓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4)新中国六十年民生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材料一: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1)根据材料一概述建国初期民生状况。列举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的举措。材料二: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饭,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广西大力推广“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重大失误。这些失误导致了怎样的后果?材料三: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公斤,城乡人民穿着质量大有提高……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姓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3)材料三折射出这一时期有哪些方面的新发展?指出推动新发展的原因。(4)新中国六十年民生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2.
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经济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一五计划;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材料二: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材料三: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3)结合材料三,归纳指出对外开放的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经济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一五计划;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材料二: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材料三: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时间 | 1979-1982年 | 1992年 | 2001年 | 2008年 |
外商直接投资 | 17.69亿美元 | 110.08亿美元 | 488.78亿美元 | 1083.12亿美元 |
(3)结合材料三,归纳指出对外开放的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3.
按照GDP来算,2015年中国在世界上占第二位,超过排名第三的日本一倍以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伟大变革。
材料一: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简要概括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措施。
材料二:1957年,“宜宾五粮液酒厂”正式命名,从那时之后的40多年间,五粮液经历了5次大的扩建,其中1979-2002年扩建占4次。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27日在深圳A股上市,20世纪末的10多年时间里,五粮液集团迈开了向现代化大型企业发展的步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1979年以来,国家哪些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促进国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发展。
材料三:组图


(3)据材料三的组图,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消费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说明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以五粮液代表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树立哪些新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简要概括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措施。
材料二:1957年,“宜宾五粮液酒厂”正式命名,从那时之后的40多年间,五粮液经历了5次大的扩建,其中1979-2002年扩建占4次。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27日在深圳A股上市,20世纪末的10多年时间里,五粮液集团迈开了向现代化大型企业发展的步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1979年以来,国家哪些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促进国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发展。
材料三:组图


(3)据材料三的组图,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消费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说明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以五粮液代表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树立哪些新的发展理念?
2.选择题- (共24题)
4.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以阶级斗争为纲 |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6.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高歌时代进行曲,实践科学发展观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 D.抗美援朝万民有责,保家卫国全户光荣 |
9.
1949年3月23日,***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C.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 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A.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C.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 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12.
最能说明“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的史实是
A.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
B.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
C.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到92.2% |
D.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 |
13.
记忆宜宾,见证家乡历史。该老照片(下图:宜宾县白花运队合作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拍摄于宜宾县白花镇,依据照片信息,它拍摄的历史时期是


A.土地改革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4.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 |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 D.铁人、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
17.
记忆宜宾,见证家乡历史。吴蕴初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族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1944年创办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下图见证了他的历史痕迹属于(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苏联援建的化工企业 |
19.
能直接从下表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使
| 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及排位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外汇储备余额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1.8% 第10位 | 3646亿元 | 381元 | 2亿美元 | 343元 | 134 |
2012年 | 11.5% 第2位 | 518942亿元 | 38420元 | 33116亿美元 | 24565元 | 7917元 |
A.生产效率提高 |
B.综合国力增强 |
C.人民生活改善 |
D.思想观念转变 |
20.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B.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记忆宜宾,见证家乡历史。《宜宾日报》报道:潘家英是翠屏区明威乡义和村长坡组人,她家的林地较多,除自家还管理的5亩林地里栽种有香樟树、黄竹、凤尾竹外,每年熬香樟油卖、砍黄竹卖,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占了潘家英家的经济总收入的1/3。2010年政府颁发“林权证”, 潘家英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踏实。 “林权证”的作用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 B.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D.农村经济发展的曲折艰难 |
22.
下图是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绘制,两个基本点就好比船只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动力系统---“改革开放” |
B.动力系统---“四项基本原则” |
C.导航系统---“经济建设” |
D.导航系统---“富强民主文明” |
23.
某同学在研究“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时发现,我国国企改革最早选择四川的六家企业进行试点,然后推广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再向全国推开。这一“试点”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 B.扩大企业自主权 | C.实行产权改革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指(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 |
C.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
25.
“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更大的贡献在领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此观点重在强调邓小平 ( )
A.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D. 文革后期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A.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D. 文革后期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26.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词,由“革命风暴席卷全球,牛鬼蛇神一片惊慌”改为“中华儿女发奋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这一变化体现( )
A. 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 由“马克思主义”转向“***思想”
C. 由“两个凡是”方针转向“实事求是” D. 由重工业发展为主转向轻工业发展为主
A. 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 由“马克思主义”转向“***思想”
C. 由“两个凡是”方针转向“实事求是” D. 由重工业发展为主转向轻工业发展为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