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综合题(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党和政府什么时候,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下教材

(2)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3)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悟历史)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2.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的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者的相同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③消灭了地主阶级
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⑤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②③④⑤
B.①④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4.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6.
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8.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实现的
9.
下图是我国某地某种粮食作物产量数据柱状图,造成1958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解读正确的是
A.“大跃进”的促进
B.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是不真实的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1.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全国人大上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12.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A.武汉长江大桥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
C.解放牌载重汽车
D.青藏铁路通车
13.
下列不属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是
A.绿色
B.共享
C.创新
D.和谐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是由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作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15.
1980年与197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土地改革完成
D.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16.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17.
1979年,谷牧引入第一笔日资,被奶奶骂“汉奸”;1990年,苏东剧变,改革开放没人敢提了,一些单位,谁再提改革开放,就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下列事件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是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邓小平九二南巡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1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④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
1979年之前,广东等地人民生活艰难,“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2019年3月12日,中国财政部发表声明,新规划的粤港澳大湾(高科技)区将向境外人才提供个税优惠和补贴。这将吸引更多的香港优秀人才到大湾区发展。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的历程
C.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2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
21.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22.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23.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