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5

1.综合题(共1题)

1.
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材料为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年龄
生平
1887年
1岁
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靖江县生祠堂镇
1898年
12岁
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
1911年
25岁
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
1919年
33岁
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
1921年
35岁
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
1931年
45岁
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
1951年
65岁
6月,响应国家号召,大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
1953年
67岁
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
1954年
68岁
9月,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发言
1966年
80岁
8月,宁、常、沪住宅先后被“红卫兵”查抄;9月,被迫作书面检查
1978年
92岁
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一生见证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3件即可)。
(2)刘国钧先生65岁时踊跃捐款是为了支援祖国的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这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怎样的贡献?
(4)请结合材料,说说刘国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选择题(共27题)

2.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
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4.
北京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着:“…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中所说的“三十年以来”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
6.
下列事件不属于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做出努力的举措是:
A.追歼剿匪,解放祖国大陆B.米棉大战,稳定物价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7.
下列人物属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英烈”的是:
A.方志敏B.董存瑞C.黄继光D.雷锋
8.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B.国家富强C.民族独立D.社会主义
9.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下图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A.背景和人物B.方式和意义
C.时间和意义D.方式和背景
11.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12.
时下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你认为下面哪些历史素材必定成为再现彭德怀元帅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卓越军事家形象的经典剧情(    )
①武昌起义 ②台儿庄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抗美援朝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4.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5.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三大改造   
④“大跃进”运动    ⑤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
16.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
C.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大
17.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破四旧” ④“海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
A.破坏了生态平衡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D.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9.
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0.
阅读下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2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是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
有些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25.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项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26.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7.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8.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原子弹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A.电影作品《邓稼先》
B.邓稼先遗留手稿
C.《中外科学家故事——邓稼先》
D.百度《邓稼先》词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