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材料为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一生见证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3件即可)。
(2)刘国钧先生65岁时踊跃捐款是为了支援祖国的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这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怎样的贡献?
(4)请结合材料,说说刘国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时间 | 年龄 | 生平 |
1887年 | 1岁 | 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靖江县生祠堂镇 |
1898年 | 12岁 | 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 |
1911年 | 25岁 | 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 |
1919年 | 33岁 | 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 |
1921年 | 35岁 | 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 |
1931年 | 45岁 | 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 |
1951年 | 65岁 | 6月,响应国家号召,大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 |
1953年 | 67岁 | 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 |
1954年 | 68岁 | 9月,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发言 |
1966年 | 80岁 | 8月,宁、常、沪住宅先后被“红卫兵”查抄;9月,被迫作书面检查 |
1978年 | 92岁 | 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 |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一生见证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3件即可)。
(2)刘国钧先生65岁时踊跃捐款是为了支援祖国的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这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怎样的贡献?
(4)请结合材料,说说刘国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选择题- (共27题)
2.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以阶级斗争为纲 |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3.
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④③②① | D.③①④② |
4.
北京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着:“…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中所说的“三十年以来”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8.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 | B.国家富强 | C.民族独立 | D.社会主义 |
9.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2.
时下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你认为下面哪些历史素材必定成为再现彭德怀元帅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卓越军事家形象的经典剧情( )
①武昌起义 ②台儿庄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抗美援朝
①武昌起义 ②台儿庄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抗美援朝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5.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三大改造
④“大跃进”运动 ⑤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三大改造
④“大跃进”运动 ⑤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 |
16.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开国大典 |
C.中共八大 | D.第一届全国人大 |
17.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破四旧” ④“海归”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
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B.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20.
阅读下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25.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项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
26.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