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3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2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1911年11月15日)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治安”为何不“美满”?
(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
(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
(4)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两方面的信息。

2.选择题(共15题)

2.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南京
B.武昌
C.广州
D.东京
3.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疯狂侵略
4.
右面是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革命党人
D.蒙蔽人民群众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而辛亥革命使中国踏上近代化的历史征程。辛亥革命被赋予这一地位是因为它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命运
B.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C.推翻了清王朝,铲除了帝制
D.推动了中国社会风气的变迁
6.
学习了辛亥革命一课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檀香山——东京——南京B.檀香山——武昌——南京
C.东京——檀香山——南京D.东京——武昌——南京
7.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齐集南京,推举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
A.黎元洪
B.黄兴
C.孙中山
D.袁世凯
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9.
1912年,孙中山把大总统职务让给逼使清帝退位、同意建立共和政体的
A.陈炯明
B.汪精卫
C.袁世凯
D.段祺瑞
10.
标志着清朝在中国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C.中华民国成立
D.宣统帝下诏退位
11.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南京
B.武昌
C.北京
D.上海
1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总统选举法》
D.《资政新篇》
13.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参议院B.国务院C.国会D.议会
14.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武昌起义的成功
15.
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   )
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
16.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