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3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2/2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棍打)徒(流放)已足蔽辜(抵罪);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粟(两腿发抖)?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中
材料二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国家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从2004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的理由。(2分)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什么现实意义?(1分)
(3)为什么说“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 (1分)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对毒品应持什么态度?(1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成了一个“强盗世界”。侵略者争相抢掠清政府的官衙库款。日军从户部抢得白银300万两,法军抢劫礼王府现银200多万两和无数金银财宝,用大车拉了七天。侵略者还以搜捕义和团为名,在大街小巷挨户破门而入,将粮食、家具和银钱钟表等全部抢走。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遭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皇宫”是指哪里?(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情况?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什么条约?(2分)
(3)材料二反映的这次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什么?(1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李鸿章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运动有关?(1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材料二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2分)
(3)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
4.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请回答:
(1)领导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谁?(2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哪些?(6分)

2.选择题(共26题)

5.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南京
B.武昌
C.广州
D.东京
6.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D.《猛回头》
7.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A.上海B.南京C.虎门D.福州
8.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9.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10.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这幅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战
B.清军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形势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D.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1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出自(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B.筹建新式陆海军
C.发展民用工业D.派遣留学生
14.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物质T和D,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t和d.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不变蓝,D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15.
“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材料中的“朕”应是(   )
A.道光帝B.咸丰帝C.同治帝D.光绪帝
16.
“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这批先进的“中国人”(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掀起了洋务运动
C.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D.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17.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8.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9.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0.
下列各项与下图人物不符合的是
A.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B.提出了三民主义
C.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同质量脂肪和糖类相比(    )
22.
下列报刊中,和北京大学一起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A.B.C.D.
23.
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那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风云儿女》B.《铁蹄下的歌女》C.《定军山》D.《桃李劫》
24.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这段话中的“此事”指的是
A.废除科举制度B.倡导白话文
C.推翻清朝统治D.创办《申报》
25.2014年科学家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关于其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6.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热潮,受其影响积极创办民族工业的是
A.李鸿章B.詹天佑C.张謇D.张之洞
27.
下图中服装造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此服装款式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
28.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29.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30.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3.填空题(共1题)

3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小题2】洋务派早期提出以“————————”为口号;后期又提出“————————”的口号。
【小题3】詹天佑主持修筑了————————,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严复译述的《————————》,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小题4】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小题5】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