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2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一: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连。横批:已经过去。

——1979年安徽某农舍的春联

材料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现象

材料三:八十年代学广东,九十年代学浦东

——20世纪末流行的民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所流露出的心情是由党在农村实施了哪一项具体政策带来的?
(2)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党在农村已探索出的致富新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广东”与“浦东”在当时有何领先之处?
(4)今天,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的持续发展,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
   材料一:***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材料二:这一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翔的飞机对外宾高兴地说:“看,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材料三: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在北京主持了一个会议,面对到会的科学家、将军和有关负责人,总理庄严宣告:“中国核爆炸成功后,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无非是说我们光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我们要用导弹把原子弹打出去,用行动来回答舆论的挑战。”几天后,中国成功的进行了第一次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话变成现实的时间是哪一年?
(2)材料二中毛主席说这番话是在什么时候?
(3)材料三中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队名称是什么?
(4)读了上述三段材料,你有何感想?
3.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1)请举一个事例,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邓小平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一起,有何意义?
(3)邓小平的讲话中,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怎样的位置?
4.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麿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4年6月14日在中央会议上的一段讲话

请回答:
(1)***的话反映了什么现状?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采取了什么措施?
(3)该措施的落实对以后的经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

2.选择题(共19题)

5.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走群众路线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6.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7.
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建立的省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海南
8.
以下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②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
被誉为“钢铁长城”的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科学家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0.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1.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第三世界的兴起
12.
被国际上誉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A.原子弹
B.导弹
C.杂交水稻
D.人造卫星
13.
义务教育阶段指的是
①小学
②初中
③高中
④大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4.
下列词语中哪一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①炒鱿鱼
②跳槽
③铁饭碗
④公开招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5.
***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写道: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其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6.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
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中
C. 解放战争中   D. 抗美援朝战争中
18.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理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19.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
20.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
21.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
A.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B.属于政党政治问题
C.属于外交问题
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2.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真正实现我国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平等D.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3.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
A.激光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