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2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4

1.综合题(共2题)

1.
***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1978年的“ 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 世纪的最后 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 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 世纪的最后20 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同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一,“这些原则”指的是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产生的国际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及召开时间。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周恩来提出的方针。这一方针对该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举两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在走向世界中,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从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5题)

3.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走群众路线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4.
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 B. ②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三十多年”指的是
A.尼克松访华之后
B.改革开放以来
C.“文化大革命”之后
D.中国重返联合国以后
6.
某班开展以“中国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请把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万隆会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尼克松访华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⑥③④
D.①②④⑤③
8.
从“两弹一星“震惊世界到“神舟”系列飞船气冲霄汉,再到“嫦娥一号”的轻舒广袖、揽月问天,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  )
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效果显著
③我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2019年5月5日,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10.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1.
“ 太阳和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他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 这段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汉族和藏族有着浓厚的情谊  
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13.
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中
C. 解放战争中   D. 抗美援朝战争中
14.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A.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5.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D. “ 一五计划” 完成
16.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2009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属于何时的成就(  )
A. 新中国成立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海南岛
20.
下列哪一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 )
A. 厦门     B. 上海 C. 广州 D. 深圳
21.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 其中一首写道:“ 我好比风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1997   年7月1日,“ 守夜的黄豹” 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黄豹” 指什么? 它的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 (   )
A. 香港,《马关条约》 B. 澎湖,《马关条约》
C. 香港,《南京条约》 D. 澳门,《南京条约》
2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互助土族自治县” 等称呼,是基于(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原则 B.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C.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
23.
下列是小强同学总结的人民空军发展史,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在海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20 世纪 50 年代初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C.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一战成名
D.空军装备走过从国外购买到逐步实现国产化的发展之路
24.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表明(   )
A.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中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C.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袁隆平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26.
中国人民曾经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有过紧衣缩食的日子,但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以后     B.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C. “ 文化大革命” 以后    D. 改革开放以后
2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