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思源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2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二 《走进新时代》部分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提的“圈”和“诗篇”分别指的什么?
(2)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个城市既是我国近代最早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最先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哪里?
(3)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二词中提到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分别指是哪两位领导人?
(5)如何评价材料一中的“那位老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我国“包产到户”的典型,请问这个地方是哪里?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的制度是什么?
(3)材料二、三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样意义?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南充某中学的同学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1)开启“中国新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伟大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会议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4)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

2.选择题(共20题)

4.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走群众路线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5.
下列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七大
7.
下列表述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8.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A.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9.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四五运动
10.
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请你正确排出对外开放格局中四种模式的先后顺序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1.
古往今来,英雄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最可爱的人”是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举开国大典时,乐队奏乐,***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支乐队演奏的乐曲应该是()
A. 《国际歌》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运动员进行曲》
13.
为新中国成立作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
B. 反右倾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C. 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
D. “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职
15.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 “大包干”     B. 公私合营 C. 集体化 D. 生产合作社
16.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土地改革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7.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8.
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19.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加入了
A.欧洲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20.
“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A. 农村
B. 城市
C. 外资企业
D. 国有企业
21.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引用外资 B. 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22.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 “两个凡是”的提出
B.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3.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