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目的成就。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曲折探索篇)
材料一 1970年12月,***会见斯诺时说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这是他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对外关系篇)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并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祖国统一篇)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断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曲折探索篇)
材料一 1970年12月,***会见斯诺时说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这是他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6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所走的弯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正在作出怎样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对外关系篇)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并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周恩来促成“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祖国统一篇)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断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据许士铃《国家能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4)材料四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谁?2.选择题- (共18题)
2.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C.坚持走群众路线 |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
3.
《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面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 |
B.《峥嵘岁月》 |
C.《中国新生》 |
D.《伟大转折》 |
12.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句话表明( )
A.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
B.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
C.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 |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
13.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方针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14.
1964年10月17日,法新社发布消息:“在24小时内爆炸了两颗影响世界平衡的炸弹;一颗是15日赫鲁晓夫下台的炸弹:另一颗是16日正式宣布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这里所说的“另一颗”炸弹指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
B.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