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2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的梦。
(民族独立)
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民族团结)
材料二 中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经历过非凡斗争,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培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强民族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

(2)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有何意义?
(国家统一)
材料三 

(3)上图反映的是祖国统一过程中的哪一地区的回归?请分析该地区回归的主要原因。
(民族富强)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是指什么?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2.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共7章60条,它肯定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纵果,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在我国宪政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它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人民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称“五四宪法”。“五四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2)“五四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文化大革命”后,国家加强法制建设,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将此前的宣誓词“拥护宪法”修改为“忠于宪法”,新的宣誓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3)请列举一例,说明“文化大革命”践踏了宪法尊严,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史实。当前,国家提倡“忠于宪法”有何现实意义?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材料二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的现象有什么联系?
材料三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影响?
材料四 

(5)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五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6)小岗村农民的这一冒险举动,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
(7)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选择题(共24题)

4.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走群众路线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5.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8.
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五号
D.天宫一号
9.
2018年5月13日,首艘国产航母驶离大连造船厂船坞,开始了为期5天的第一次海试。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山东舰
B.郑和舰
C.辽宁舰
D.长城舰
10.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是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大二公”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11.
某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大炼钢铁、多快好省这种场景应发生于
A.“文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新中国成立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2.
这些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少周年
A.20
B.30
C.40
D.50
13.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前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物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人。你认为邓小平能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D.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4.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 的两位领导人是
A.***和孙中山B.***和邓小平C.孙中山和邓小平D.刘少奇和邓小平
15.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16.
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7.
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8.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D.增强企业活力
20.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1.
20世纪80年代,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22.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23.
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中共十二大上
B.中共十三大上
C.中共十四大上
D.中共十五大上
24.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新时期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26.
1992年,祖国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
27.
2014年是中国海军成立6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D.东海舰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