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2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1978
56.2
42.9
0.9
1997
41.9
33.9
24.2
2005
31.0
8.0
61.0
 
﹣﹣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了法国和美国。
﹣﹣摘自曹文柱 杨宁一主编《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况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2)上述变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请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年代表,回答问题。

(1)1950年,为保家卫国而进行了什么战争?写出出国作战的中国军队的名称。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1953年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
(3)写出1955年召开的“团结反帝”的会议名称。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5)1972年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对中国的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判断题(共3题)

4.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判断对错)
5.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判断对错)
6.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按劳分配制度。( )(判断对错)

3.选择题(共14题)

7.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走群众路线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8.
在20世纪50年代中,中国涌现出一批“最可爱的人”,他们是(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雷锋 ⑤毛岸英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
9.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0.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实施“一五”计划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工作重心转移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1.
(题文)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12.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1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4.
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6.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7.用H、O、Na、S四种元素,写出符合事实的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每一项写一个)
18.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其中必然出现的是(  )
A.袁隆平B.邓稼先C.邓世昌D.詹天佑
19.
(题文)高科技“863”计划的实施,我国载人飞船已三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  )
A.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B.1980年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
20.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