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和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2012年日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2018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人员,标志着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且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实施监察法有什么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总结关于改革的结论。
(5)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 (共7题)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杨深秀 |

A.“还我青岛” | B.“废除二十一条” |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A.蔡元培在政治上走向保守 |
B.蔡元培对学生运动既同情又忧虑 |
C.五四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
D.学生运动正在走向权力斗争 |
A.建立黄埔军校 |
B.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
C.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
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