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1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2

1.综合题(共2题)

1.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主张

魏源的主张

梁启超的主张

同盟会纲领

陈独秀的主张

历史事件

 

 

 

 

 

材料三


(3)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大讨论得出了结论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进行的哪两次重大改革?

材料二 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队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上调。以公共积累的名目,过多地搞义务劳动,把生产队以至社员的一些财产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在公社内部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片面地强调“一大二公”,结果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公社”是什么?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工作回顾》第七项内容: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提示:请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问题等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2.选择题(共23题)

3.
人们的姓名往往蕴含着父母的期望与时代的变迁。根据史实推断,王解放,张跃进,李文革,刘开放四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最有可能是(   )
A.李文革B.王解放C.张跃进D.刘开放
4.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五星红旗为国旗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5.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渡江战役B.解放西藏C.抗美援朝D.大炼钢铁运动
6.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7.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8.
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9.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香港澳门回归
10.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重工业B.手工业C.轻工业D.农业
11.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B.
C.D.
13.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4.
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5.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
17.
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8.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正在闭馆修缮,2018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下面四位同学的答复,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19.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次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十二大
20.
20世纪80年代,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21.
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2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五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23.
我们美丽的家乡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目前全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24.
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多年的隔绝,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的方针(   )
A.一国两制B.和平共处C.平等互惠D.一中一台
25.
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如期举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的回归成功实践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构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