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811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有人认为“戊成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材料三  ……原有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对如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反思。一批进步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进步的中国人此后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以改造中国?
(3)综合以上材料,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历程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人类历史经历的哪一社会时期?所代表的地区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
(2)图一和图三的文物上有两种古老的文字,这两种古老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3)任选一幅图,说说图片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的价值。
3.
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年份
历史事件
1854年
“黑船事件”美国打开日本大门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20世纪初
日本废除所有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保持民族
独立的国家;日本不断在中国扩展势力,独占中国局面基本形成
1945年
日本战败投降,美国对其军事占领的同时不断对其实施制裁
20世纪50年代
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大规模对日援助开始
20世纪70年代
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1)对近邻中国的侵略是日本近代不断崛起的“法宝”,除此之外,近代日本崛起还通过什么方式?20世纪初,日本独占中国局面形成的外部有利条件是什么?请写出这一局面被打破的标志。
(2)请结合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指出促使美国对日本态度发生转变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日本两次崛起的历史给了我们什么有益的经验?
4.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选择题(共19题)

5.
有一个英国人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打开中国市场D.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利益
6.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A.政治革命,建立民国B.土地革命,废除剥削C.社会革命,平均地权D.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
7.
“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重点学习西方的技术B.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8.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潮”指(  )
A.启蒙思想B.马克思主义C.***思想D.三民主义
9.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D.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0.
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1.
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中,秦二爷有这样一段台词:“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秦二爷的思想与下列哪个人物的思想相近(  )
A.李鸿章B.魏源C.康有为D.张謇
12.
***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民生措施是(  )
A.进行土地改革B.西藏和平解放C.建立新中国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
2018年11月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谈道:“我承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因为热爱中华。”他认为,“九二共识”是目前海峡两岸和平共存的最好方式,所以对此完全遵照和认同。“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一国两制”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和平统一中国D.两岸开展政治对话
14.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第一批解放牌汽车B.歼-5型歼击机C.毛瑟枪D.籼型杂交水稻
15.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6.
易中天说:“查理曼大帝去世后不久,他的帝国就一分为三,这三个地方后来成为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意大利有 ,德意志有宗教改革,法兰西有   ,这恐怕并非偶然……”这里的空白处应该填上(  )
A.启蒙运动,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C.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1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D.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
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某镇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据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收入概况
工种类
典型工种列举
最高
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A.工业革命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B.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新的分化
C.当时英国失业人数很多D.工业革命促使人口职业结构变动
19.
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B.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
C.英法争夺殖民地D.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20.
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
A.贝多芬B.拿破仑C.列夫·托尔斯泰D.巴尔扎克
21.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失去了政治尊严。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
A.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B.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D.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2.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对于“全球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消除社会制度和文明的差异B.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C.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是最大受益者D.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23.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B.高度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6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