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 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 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材料三(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 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 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
(2)根据材料二信息,概括五四运动在哪些方面超越公车上书。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又是如何应对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海滨旅游最初局限于貴族和上流社会人士。工业革命后,随着收入的增加, 资产阶级人士也开始参与其中。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资本家不得不增加 工人的工资并给予他们带薪假日;1840年以后,铁路的修建使交通费用降低,工人也开始到 海滨旅游。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到旅游的乐趣,1984年中国人均出游 仅有0.2次。到2015年超过3次。2017年則达到3.7次。除休闲娱乐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学习知识也成为旅游者的追求,旅游已是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海滨旅游在英国蔚然成风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一个历史学家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英国城市伯明翰后,留下了下面评论: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來雾一 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 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请你提炼出作者工业革命的观点,并充分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提炼观点正确全面,说明条例简洁,充分结合材料,80—120字之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开始迈向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设计对外援助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美国欧共体的变化趋势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选择题- (共19题)
A.都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 |
B.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兴起的 |
C.都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
D.都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二节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A.中日全面战争 |
B.全民族抗日战争 |
C.内战危机迫近 |
D.国共第二次合作 |
| 1880—1889 年 | 1890—1899 年 | 1900—1907 年 |
禁缠足(篇) | 3 | 11 | 17 |
兴女学(篇) | 5 | 6 | 17 |
介绍外国妇女(篇) | 2 | 19 | 22 |
合 计 | 10 | 36 | 56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
B.清末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
C.报纸的宣传使妇女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C.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
D.—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 |
A.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满腔喜悦 |
B.对“大跃进”开始初期的美好愿望 |
C.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急切盼望 |
D.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欣喜 |
A.加人上海合作组织 |
B.中美建交 |
C.重返联合国 |
D.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
C.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 |
D.农村实行“联产承包” |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关键实质 |
B.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单向制约 |
C.贴切,解释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C.带动文明开化 |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独立宣言》 |
C.法国《人权宣言》 |
D.法国《拿破仑法典》 |

A.美国经济落后于日本和联邦德国 |
B.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
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
D.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A.对企业发展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B.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C.以国家力量干预社会经济 |
D.美苏之间实行冷战对抗 |
A.西欧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
C.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D.位置在中国西面的所有国家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