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95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3

1.综合题(共2题)

1.
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
(4)材料四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2.
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为 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  1953~1957 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3)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选择题(共5题)

3.
《中国共产党党史史料》记载:“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经过一番斗争,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题意的决议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由此可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于    (  )
A.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七七事变以后
C.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后
4.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5.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6.
十三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材料体现出当时佛罗伦萨  (    )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C.市民阶级发展壮大D.教会控制佛罗伦萨
7.
1944年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确立了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在日内瓦建立了国际贸易制度(即关贸总协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中,美国占据了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1995年12月关贸总协定历史使命完结,1996年1月,由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这表明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增强B.强权政治已经左右着世界的发展
C.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美国已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