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多年,但它带给人类的伤痛,却至今让人难以难忘。
(1)中国是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国家,揭开中华全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什么?重庆在抗战时期处于什么样的政治地位?
(2)“在日军进城后的两天之内,连续不断的屠杀,大规模的经常的劫掠,侵扰私宅,侮辱妇女,一切都失去了控制。这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纪录”。材料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3)面对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你有什么认识?
(1)中国是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国家,揭开中华全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什么?重庆在抗战时期处于什么样的政治地位?
(2)“在日军进城后的两天之内,连续不断的屠杀,大规模的经常的劫掠,侵扰私宅,侮辱妇女,一切都失去了控制。这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纪录”。材料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3)面对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你有什么认识?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00年,已有500台左右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其中有38%的蒸汽机用于抽水,剩下的用于纺织厂、炼铁炉、面粉厂和其他工业提供旋转式动力。新的棉纺机和蒸汽机要求增加铁、钢和煤的供应量。这一需求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满足。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又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进而增长到了1861年的380万吨。
材料三: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首先,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国际竞争力,抢占国际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其次,面对国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能够推动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巨大成功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到1800年,已有500台左右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其中有38%的蒸汽机用于抽水,剩下的用于纺织厂、炼铁炉、面粉厂和其他工业提供旋转式动力。新的棉纺机和蒸汽机要求增加铁、钢和煤的供应量。这一需求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满足。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又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进而增长到了1861年的380万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1984年,我国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村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城乡差距也处于建国以来最小的时期。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我国农牧渔业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主要生产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六五”计划。长期以来盘亘在我国农业问题上的粮、棉紧缺的局面已经全面缓解,这就为我国农业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质条件。——摘自《农村改革的反思》
材料三: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首先,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国际竞争力,抢占国际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其次,面对国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能够推动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摘自洪银兴《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工业革命中,不同的技术革新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巨大成功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判断题- (共1题)
4.
新中国外交简表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为调和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七十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3)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参加国际组织。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时期 | 政策 | 外交活动 |
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十年代)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会议圆满结束 |
七十年代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重返联合国 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解冻结束敌对状态,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新时期即改革开放后 |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 | 1.参加与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为调和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七十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3)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参加国际组织。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3.简答题- (共1题)
5.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带来落后。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请问,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的第一步是什么?
(3)“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下,我国中西部不少省份和重点城市纷纷提出要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请问,内地重点城市是何时开放的?结合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回答,“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可能给西部省份和重点城市带来什么益处?
——十九大报告
(1)“开放带来进步”,善于学习和吸收东方文明促进了欧洲的发展,请举例说明。(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请问,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的第一步是什么?
(3)“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下,我国中西部不少省份和重点城市纷纷提出要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请问,内地重点城市是何时开放的?结合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回答,“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可能给西部省份和重点城市带来什么益处?
4.选择题- (共9题)
6.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这些条件逐步具备了。”据此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
A.共产国际的援助 |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9.
《走进新时代》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对“当家作主站起来”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鼓舞了世界上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鼓舞了世界上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中说道:“这场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红利,美国此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均以不与中国发生新的全面战争为底线。甚至可以说,它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基础。”请问这场战争的目的是
A.打败日本法西斯 |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C.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
D.反抗苏联的霸权主义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