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9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0

1.综合题(共5题)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 
时间:1902年。
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祖籍香港岛、1842年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郊区居住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
(2)台湾被割让是在哪个条约?这个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个条约?
3.
看图回答问题:

(1)图A是谁?图B是谁?
(2)属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谁?
(3)将下列名言对应的人物序号填写在名言后的括号内。
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B.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4)这两个人物属于哪个派别?他们在19世纪末参与了哪一项重大改革运动?
(5)在这次改革运动失败后,其中一人逃往国外,一人能逃却不逃,英勇牺牲。若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请说出理由。
4.
2010年10月22日, 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今天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活动。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1)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对这场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
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若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自己开展的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是哪位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4)材料四,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其中的两位代表。
(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几次运动的总体趋势如何?

2.选择题(共27题)

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句话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奉献精神B.盛赞同一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日本B.英国C.美国D.俄国
8.
林则徐在领导禁烟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缉拿烟贩B.整顿海防C.虎门销烟D.发动对英战争
9.
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使我国领土主权遭到无法挽回损失的是哪一条约?(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D.中俄《北京条约》
10.
为了更多地了解近代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四部影视作品,请你按历史顺序排列( )
①《鸦片战争》   
②《武昌首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
11.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朝的军备落后     B.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C. 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 D. 没有发动群众
12.
1840年的“侵略者”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它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3.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14.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
A.行省B.都护府C.大将军D.知府
15.
下列国家中,没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 (    )
A.德国B.奥匈帝国C.比利时D.意大利
16.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7.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18.
(题文)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
19.
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争夺统治权D.康有为等人的宣传
20.
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孙中山B.康有为C.陈独秀D.蒋介石
21.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与活动是:(    )
A.“自强”、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B.“自强”、 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C.“求富”、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D.“求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2.“科教兴国”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但创新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    )
23.
中国近代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4.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25.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
26.
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依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7.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
A.民主、民权、民生
B.民国、民主、民权
C.民族、民权、民生
D.民主、民国、民权
28.
下列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符合的是(    )
A.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29.
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 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B.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三周年纪念典礼举行
C.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D.《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30.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时务学堂D.福州船政学堂
31.
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在城市看电影B.新娘新郎穿婚纱、礼服
C.有钱人拍照片D.成年男子个个留长辫
3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