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观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他引进了一些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美两国经济政策调整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观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具体举措。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他引进了一些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总统挽救市场经济的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美两国经济政策调整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
提升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1)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请写出下图中A、B两处的历史事件及其宣扬的思想或得出的认识。

(人文素养)
(2)下图材料体现出爱迪生的什么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迪生的伟大发明一项以及电气时代最突出的特点。

(观点论证)
(3)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评论苏联模式:
①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并取得胜利)。
②(模式)最终导致苏联经济的崩溃。请选择其中一种评论,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所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时空观念)
(1)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请写出下图中A、B两处的历史事件及其宣扬的思想或得出的认识。

(人文素养)
(2)下图材料体现出爱迪生的什么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迪生的伟大发明一项以及电气时代最突出的特点。

(观点论证)
(3)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评论苏联模式:
①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并取得胜利)。
②(模式)最终导致苏联经济的崩溃。请选择其中一种评论,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所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日本想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中国希望收回山东权益,要求日本废除“二十一条”。英、法、美都对中国代表表示支持。但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称若不同意它的要求,则要仿效意大利退出会议,也不会加入国联。美国为保住国联,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英、法为使日本在讨论最主要的欧洲和殖民地问题上不给它们制造麻烦,也妥协了。这样,中国的正义要求就被出卖了。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的,并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日本想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中国希望收回山东权益,要求日本废除“二十一条”。英、法、美都对中国代表表示支持。但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称若不同意它的要求,则要仿效意大利退出会议,也不会加入国联。美国为保住国联,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英、法为使日本在讨论最主要的欧洲和殖民地问题上不给它们制造麻烦,也妥协了。这样,中国的正义要求就被出卖了。
——摘编自《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边缘谈判”的始末》
(1)根据材料一,归纳巴黎和会的特点。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的,并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一战结束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2.选择题- (共19题)
6.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B.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清政府 |
C.“自强”“求富”是其政治诉求 |
D.运动后期,学生成为斗争的主力 |
10.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根据下表和所学知识,可知
①欧洲与亚、非、美洲的联系加强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地是球形的
③四位航海家全都实现了航海目的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航海家 | 国别 | 派遣国家 | 航行线路 |
迪亚士 | 葡萄牙 | 葡萄牙 | 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 |
哥伦布 | 意大利 | 西班牙 | 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
达·伽马 | 葡萄牙 | 葡萄牙 | 沿迪亚士航道,到达印度等地。 |
麦哲伦 | 葡萄牙 | 西班牙 | 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
①欧洲与亚、非、美洲的联系加强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地是球形的
③四位航海家全都实现了航海目的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文献,既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又具有共性。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限制王权 |
B.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 |
D.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12.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
C.确立起现代工厂制度 |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
13.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改革 |
B.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C.两国改革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
D.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
14.
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表中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A | 德国突袭波兰 | 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
B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欧洲战争胜利结束 |
D | 波茨坦会议 |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
A.A |
B.B |
C.C |
D.D |
15.
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建立并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B.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C.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环境 |
D.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
17.
1946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20世纪90年代,使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
A.欧洲联盟 |
B.欧共体 |
C.世贸组织 |
D.联合国 |
18.
从下表《日本经济计划一览表》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时间 | 政略计划 | 评价 |
1955年 |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 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
1957年 | 《新长期经济计划》 | 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 |
1960年 |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
A.朝鲜战争的爆发 |
B.非军事化改革 |
C.适当的经济政策 |
D.美国大力扶持 |
19.
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可以选择的正确措施有
①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趋利避害,制定适当的防风险措施
③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④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①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趋利避害,制定适当的防风险措施
③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④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主要是指
A.建成了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
C.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建立 |
D.成功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