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绿然国际学校2019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83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2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使俄国发生转型”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一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后面的改革就很难。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风”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自强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中“非凡的改革方案”指什么?请举出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4)上述大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
2019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南京解放70周年、二战爆发80周年、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刚刚召开了“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城市或屈辱或荣光的标签,以下是四幅与南京有关的照片,再现了南京或屈辱或荣光的历史。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的国为了签订和平蒂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官召开和平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舍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是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勾心斗角.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权无的地位.
(1)材料一引发了中国的什么事件?通过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材料二:(屈辱篇)

图1 《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2 南京大屠杀
(2)《南京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日,我们设立此纪念日的目的?
材料三:(荣光篇)

图3 南京临时大总统办公处 图4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图3反映的事件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5)图4是哪次战役取得的成果?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

2.选择题(共17题)

3.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
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十四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5.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6.
(题文)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7.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争取民族独立B.建立近代化工业
C.追求民主自由D.探索近代化道路
8.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A.全民族抗战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国民党左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按其纪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1.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这表明
A.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农奴制
B.彼得一世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人民的支持
C.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D.彼得一世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13.
“1914年8月4日,英国借德国入侵中立国比利时为由对德国宣战,把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皇族的事件,演变成一场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厮杀的大战。”材料中“暗杀皇族的事件”是指
A.查理一世被处死
B.路易十六被处决
C.林肯遭枪杀
D.萨拉热窝事件
14.
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下列各项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南北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C.南北战争为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15.
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16.
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7.
2018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政策在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发动战争
18.
如果给如图的卡片加上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
B.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
C.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影响
D.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困难
19.
二战时期曾有一幅漫画,描绘的场景为:四位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一具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西伯利亚的寒冬中狼狈溃退。这幅漫画的创作灵感来自(  )
A.莫斯科保卫战B.珍珠港事件
C.诺曼底登陆D.柏林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