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学识渊博的政治学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材料二: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政府改头换面了,但它的精神实质还与过去一样;贪污腐败、军阀割据、恢复帝制的妄想和混乱失控的情况比比皆是。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西方态度的变化,并用图示法总结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2)材料二中的“过时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材料一: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学识渊博的政治学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材料二: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政府改头换面了,但它的精神实质还与过去一样;贪污腐败、军阀割据、恢复帝制的妄想和混乱失控的情况比比皆是。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西方态度的变化,并用图示法总结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2)材料二中的“过时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2.
有梦就有希望,梦想成就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的平等梦)
材料一 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说一一《我有一个梦想》。他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Emancipation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地得到的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
(1)材料一中所说的100年前《EmancipationProclamation》是指什么?这个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马丁路德“人人生而平等”的梦想在美国是一张空头支票?
(日本的强国梦)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找到的“救亡图存之路”指什么?这一事件对曰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政权梦)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美国的平等梦)
材料一 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说一一《我有一个梦想》。他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Emancipation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地得到的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
(1)材料一中所说的100年前《EmancipationProclamation》是指什么?这个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马丁路德“人人生而平等”的梦想在美国是一张空头支票?
(日本的强国梦)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找到的“救亡图存之路”指什么?这一事件对曰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政权梦)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3)材料三中《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3.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第一个是19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开放浪潮,第二个出现在2001年直到2012年左右;一是实现了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规则的对接,使世界可以更好地接纳中国;二是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链上的对接,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第三次浪潮就是从2013年开始的主动开放期,尽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只有4年时间,但开局良好,效果很不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一到图二时期,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第二个浪潮“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对接”指的是哪件事?为此中国做了怎样的准备工作?
(3)综合以上探究,我国进入主动开放期的条件有哪些?对此你有哪些切身感受?请列举一例。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第一个是19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开放浪潮,第二个出现在2001年直到2012年左右;一是实现了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规则的对接,使世界可以更好地接纳中国;二是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链上的对接,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第三次浪潮就是从2013年开始的主动开放期,尽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只有4年时间,但开局良好,效果很不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一到图二时期,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第二个浪潮“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对接”指的是哪件事?为此中国做了怎样的准备工作?
(3)综合以上探究,我国进入主动开放期的条件有哪些?对此你有哪些切身感受?请列举一例。
2.选择题- (共19题)
5.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C.鸦片战争刺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D.太平天国运动是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 |
7.
辛亥革命后,帽子销量突增,“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习俗变迁 |
B.生活水平提高 |
C.思想解放有限 |
D.民众追赶潮流 |
8.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本质目的是( )
A.否定洋务运动,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合理性辩护 |
B.启蒙人们的思想,阐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C.为中国近代革命派提供思想武器 |
D.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提倡民主科学 |
9.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历时三天的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同志担任领导”。“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而会议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相关会议是
A.中共一大 |
B.国民党一大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11.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对“设立纪念日”理解正确的是

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

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12.
最长跨海大桥、最长钢铁大桥、最长海底隧道、最精准“深海之吻”……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岛、隧“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个记录。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 |
B.体现了我国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洪流 |
C.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D.表明我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
13.
基辛格曾评论说,“任何研究军事的人都不会想到,刚打完内战,瑞息未定,主要靠缴获国民党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敢和一支有核武器的现代化军队作战。…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基辛格评论的“战争”是
A.北伐战争 |
B.抗日战争 |
C.解放战争 |
D.抗美援朝 |
14.
“他的一抹身影,要向硝烟滚滚的沙漠戈壁讨要。他的一丝芳魂,已在热浪腾腾的研发基地消散。风流人物,今朝难再。两弹元勋,万古可存!”历史课堂上这位同学的致辞是献给下列哪位科学家的
A.邓稼先 |
B.袁隆平 |
C.钱学森 |
D.侯德榜 |
15.
1992年,外电评邓小平南方视察“在全国引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这里“新浪潮”的实质是
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D.加入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 |
16.
1919年的欧洲人民,不得不直面浩劫之后的惨淡境况与精神危机。正如象征派诗人保尔瓦雷里笔下对战争后精神创伤的描述:“暴风雨已经平息,我们却依然烦乱不安、心绪难平,仿佛暴风雨又将骤然来临,几乎所有的人类事物依然难以测定。我们在思索已经消失的东西,我们几乎被已经毁灭的东西所毁灭,我们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新东西诞生,我们恐惧未来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浩劫”“暴风雨”指的是
A.英法百年战争 |
B.普法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17.
历史学家郑永年认为: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近代英国崛起的制度前提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 |
B.颁布1787宪法 |
C.完成工业革命 |
D.废除农奴制 |
18.
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落后状态,成为军事强国 |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
19.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
20.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主要动力 |
B.哥伦布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
C.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其提供了条件 |
D.这个过程伴随着殖民掠夺和侵略 |
22.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
B.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 |
C.革除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
D.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