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82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甪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延发布上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用请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幸、沈葆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空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内室、示求,

﹣﹣摘编自《清朝通史》

材料二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路去获大一摘编自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岀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摘编自《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筹划海防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以来我国注重海防的原因。

2.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部分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 一桌丰盛的佳看,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掌握食材溯源的信息二个繁忙的路信号灯可以实时调节等候时间,合理疏导人车流量;一所大型医院,通过远私诊疗让千里之外的病人免去奔波之苦……这些是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展示的智能新科技,让人眼界大开。

(3)以材料二为论据,可以论证怎样的论点?这印证了我国实施哪些战略的必要性?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火炸药专家王泽山、植物学家钟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上天入海的国之重器到实现重大创新突破;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闪耀着一代代科学家奋力前行的夺目光芒。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些科学家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5)由以上材料及问题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

   英国脱欧,使欧洲走向联合的态势受到挑战,成为近年的国际时政热点问题。

材料一: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大事年表


材料二: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迅速下降,到七十年代初期已经沦为二等发达国家,与西德和法国的差距拉大,加入欧共体有功于挽救衰败的关国经济。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尼克松主义政策进行战略收缩,关类同盟关系进入低位,美国也是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才加入欧共体。

材料三:对英国而言,与其与危机重重的欧盟拥绑在一起,不如尽早在日益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所以,英国现任首相特需莎•梅一再强调,脱欧不等以孤立主义,也不意味着对全球化关上大门;甚至乐观地认为,摇脱欧盟束缚有于荚国更加全球化,成为自由贸易的“最强大最热情的倡导者”。

﹣﹣摘自《世界知识》第1695期

(1)材料一表明,英国脱欧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对欧共体欧盟的态度有何变化?试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原因

2.选择题(共10题)

4.
如下图中,“甲午一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身上展示的伟大精神是  
A.在无私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B.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C.英勇无畏、舍身救国的精神
D.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5.
***认为,经过口口口口,和平的可能性增加了。通过一段直接的接触,他说:“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没有路线了。只有我们有路线,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口口口口”应是
A.西安事变B.北伐战争C.重庆谈判D.遵义会议
6.
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 号
事  件
时  间
作 用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开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①B.②C.③D.④
7.
“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日本明治维新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D.俄国十月革命
8.
天皇颁布了一篇警文即“五条誓文”,其目的在于平息全国骚乱,阐明新政权的目标,这个文件着重强调:“广兴议会,万机决于公论”“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由此可见,当时日本正在进行
A.明治维新B.甲午中日战争
C.全面侵华战争D.民主化改革
9.
在《共产党宜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下列对《共产党宣言》的表述,有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指导思想
C.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指导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0.
18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所发展,而且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还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的趋势。但俄国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市场的开拓……这表明法、俄变革的共同原因是
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拓展B.启蒙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C.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D.农奴制度在欧洲的没落
11.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强烈的、进步的时代精神。对这一“时代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C.促成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
D.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12.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变化。这一“新”集中体现在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B.多极化趋势加强
C.美国单极格局形成D.不结盟运动兴起
13.
以亿日元为单位,1960年日本的科研经费为1844,1970年为13555,1980年为后130783,1998年则达到161399,在20世纪70年代超过西欧各国,在1984年超过苏联,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三位。由此可见,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重视人才培养B.重视高新技术
C.加强基础研究D.加强科研投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