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7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华民族遭受了世间所罕有的深重灾难。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材料二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请你分别写出“开香港”“失台湾”的条约名称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
(2)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什么条约?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你认为近代史上中国主权屡屡丧失的根源在哪里?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材料三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的变化都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以康有为、孙中山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如何履行他们的使命的?
3.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2)材料二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对李鸿章分别是什么评价?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选择题(共20题)

4.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
B.《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
D.《天朝田亩制度》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东是哪一国的“势力范围”
A.英国
B.沙俄
C.法国
D.德国
6.
下列各项中,关于“门户开放”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由美国提出来的
B.美国借机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C.其内容得到了西方列强的同意
D.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一致性
7.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占领其领土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8.
“虎门销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
A.使林则徐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B.使清政府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D.当众销毁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大量鸦片
9.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虎门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10.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
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
C.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D.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11.
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12.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13.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②都是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4.
护国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宋教仁案”的发生
B.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5.
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指
A.从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
B.从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
C.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
D.从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
16.
为了获得对方的支持,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7.
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
A.兴中会
B.国民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共产党
18.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
19.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20.
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2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座重要的“民主丰碑”。“民主丰碑”是指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实现了革命目标
22.
辛亥革命的高潮是
A.黄海海战
B.武昌起义
C.洋务运动
D.百日维新
23.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