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五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9月份八年级上册历史检测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7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9

1.综合题(共3题)

1.
(题文)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民族的脊梁)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三个人物的主要事迹。
(民族的屈辱)

(2)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景。请写出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
(民族的探索)

(3)这两个纲领在内容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上述三则材料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4)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你有何启示?
3.
材料一: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恫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就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分别与哪几次侵华战争有关?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民族英雄,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简单叙述他的英雄事迹,并说说要学习他们哪些精神?
(2)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些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2.选择题(共21题)

4.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
B.《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
D.《天朝田亩制度》
5.
“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加上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所以虽有广大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抵抗,仍然挽救不了中国战败的命运。”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
A.鸦片贸易的危害B.虎门销烟的背景
C.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D.《南京条约》的影响
6.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 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全仗”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该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8.
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浮雕中的英雄们”正在进行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雅克萨反击战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9.
(题文)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有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宣布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出自    (    )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四洲志》D.《天朝田亩制度》
11.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    (    )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义和团自身的落后性
C.清政府的出卖和利用D.八国联军的力量强大
12.
(题文)主张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的是
A.咸丰帝
B.洪秀全
C.洪仁玕
D.曾国藩
13.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符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中国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D.领事裁判权
14.
19世纪40年代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B.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
C.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16.
担任钦差大臣与俄国举行谈判,收回伊犁的是( )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纪泽D.张之洞
17.
在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是下面哪个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虎门条约》
18.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D.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19.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A.北平B.南京C.武汉D.台湾
20.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邓世昌
21.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下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侵略军的暴行是(  )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22.
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攻占天津,进攻北京
C.与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D.攻占圆明园,掠夺金银珠宝
23.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
B.都是因鸦片输入而引起的
C.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D.两次战争都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2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该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