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等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中考5月份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78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8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析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八年北京爆发了罢学风潮,究其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然究其远因皆系北京大学发行多种杂志,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以此旨所致……审查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材料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 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占领该国。

﹣﹣摘自部编《世界历史》下册教材

(1)材料一中引发“罢学风潮”的“近因”是什么?“罢学风潮”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地位如何?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答出两点)

(3)材料三充分说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推行什么政策?其上述行为违背了联合国的哪一宗旨原则?当今世界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是哪一国际组织?

2.

   (拓展明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三: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

(2)材料二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内容有关?

3.

   材料解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亚欧大陆的北部,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为了追赶欧洲强国的现代化步伐,它的一代君主曾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从18世纪初开始,由沙皇主导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

﹣﹣选自《大国崛起~寻道图强》解说词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选自部编历史八下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代君主”指的是谁?他推行的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日本为解决“生存危机”而 采取“弃旧图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后日本走上强国之路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中国正式拉开了哪一政策的大幕?依据材料归纳经济特区的设立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析,你有何感想?

2.选择题(共8题)

4.
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某校学生决定编排一部中共党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下列哪一场景与历史相符合的(  )
A.中共一大﹣﹣制定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B.遵义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中共七大﹣﹣***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理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B
辛亥革命
西餐、洋酒、洋烟等成沿海城市时尚流行
C
武昌起义
创建人民军队
D
八国联军侵华
戊戌变法
 
A.AB.BC.CD.D
6.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  )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7.
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消除中美之间的固有矛盾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8.
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些说明
A.新政权才需要法制建设
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
C.三国法制建设十分完善
D.法制建设必定带来民主
9.
列宁认为:“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这说明1861年改革后,俄国(  )
A.农奴制依然盛行
B.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0.
历史地图和图片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资料。对以下历史地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各国开展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1.
美国宣布,从2018年6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上述材料表明(  )
A.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D.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