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2题)
1.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2)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2)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
2.判断题- (共1题)
3.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
(3)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办法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
(3)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办法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
3.综合题- (共2题)
4.
***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结果是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结果是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4.连线题- (共1题)
6.
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A.西安谈判 | B.重庆谈判 | C.南京谈判 | D.北平谈判 |
5.选择题- (共34题)
8.
《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
10.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11.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16.请把下列哺乳动物与它们相应的特点合理搭配起来:
鸭嘴兽{#blank#}1{#/blank#}A是善于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blank#}2{#/blank#}B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
袋鼠{#blank#}3{#/blank#}C是最古老的卵生哺乳动物
猩猩{#blank#}4{#/blank#}D是有育儿袋的哺乳动物
海豚{#blank#}5{#/blank#}E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
30.
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
31.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口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A.10万人 | B.20万人 |
C.30万人以上 | D.300万人以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2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