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阳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7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 英属东印度公司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 640万两,1800—1810年则达2600万两……1831—1833年间将近有1 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众吸食鸦片图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三 


材料四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中英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炮子谣》中提到了鸦片哪几个方面的危害?
(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依据材料四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4)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2.选择题(共22题)

3.
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因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
4.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为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6.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D.中美《望厦条约》
7.
“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创办京师大学堂B.开放言论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8.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
9.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10.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12.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13.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
14.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1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6.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17.
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A.还我青岛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8.
中国共产党和以往任何政党的不同表现在
①阶级基础
②指导思想
③反帝反封建
④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9.
下列两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天安门到天安门)都发生在(   )
A.南京B.北京(北平)C.成都D.沈阳
20.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B.李大钊C.陈独秀D.董必武
21.
伍修权曾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诗中空格处应当填写(  )
A.上海B.南昌C.遵义D.延安
22.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革命
23.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遵义会议 D. 中国七大
24.命题“若△ABC有一内角为 {#mathml#}π3{#/mathml#} ,则△ABC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的逆命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