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方法。为此,八年级(1)同学开展了以“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国家之殇)

(1)请你写出上图中A、C、D表示的三次侵华战争,B表示的侵华战争的帮凶是哪些列强?
(人民之怒)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农民阶级抗击侵略的史实。
(志士之变)
康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变法明显地远远超前于它的时代。
(3)上述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激进改革”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之思)
(4)从上述中华民族的抗争和探索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国家之殇)

(1)请你写出上图中A、C、D表示的三次侵华战争,B表示的侵华战争的帮凶是哪些列强?
(人民之怒)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农民阶级抗击侵略的史实。
(志士之变)
康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变法明显地远远超前于它的时代。
(3)上述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激进改革”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之思)
(4)从上述中华民族的抗争和探索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2.选择题- (共35题)
12.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什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临摹品曾收藏于圆明园,在1860年的一场战争中被劫掠,后辗转流落至大英博物馆。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③百年荣辱人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③百年荣辱人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③④②① |
16.
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 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 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
17.
1840年6月,载有4000多人的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战争正式开始。1842年8月,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
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
C.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 |
2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雨的那一头是高邮,高邮是扬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筑在土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水乡景色,尽收眼底。
①高邮有个著名的风景区叫文游台
②这里水乡丰饶,鸭子能下双黄蛋
③因保有最早的邮递驿站而得名
④经精心筛选培育,双黄蛋成了高邮的形象代表
⑤此行,我见到高邮另一个“双黄蛋”
⑥让高邮声名远播的是高邮的双黄鸭蛋
24.
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 B.创办民用工业 |
C.创办新式学堂 | D.筹建海军 |
26.
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 )
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9.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
30.
发生于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内容与之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B.裁撤冗官,维新改良 |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D.民主科学,反对孔教 |
31.
1895年,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签名上书,向光绪帝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导致1895年“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
C.德国“强租”胶州湾 |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
34.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
35.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B.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C.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