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5月份中招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74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认为列强成为我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等洋务派“兴兵图强”“护卫海疆”方面釆取了什么措施?

(2)洋务派除军事企业外,还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材料二说明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取得了什么成效?

(3)材料三图示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的情况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初彻底地驱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领土的完整;另一方面,“一边倒”也使我国获得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援助,从而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最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些令人赐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外交战略的调整及启示》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何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分析其原因。

3.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20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

4.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万历庚辰(1580年)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南宋王应麟《利子碑记》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所示人物从地理区域上所属的文明类型,他有何重要成就?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利玛窦是沿着什么新路线来华的?这种路线与图的发明之间的联系。

(3)综合三幅图片内容,谈谈你对不同文明交流的认识。

2.选择题(共17题)

5.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写到:“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而共赴国难了。”宣言中祖国的危亡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D.西安事变
6.
北伐战争誓词:“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教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从词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7.
198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通过决议,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今(  )
A.169周年B.170周年C.180周年D.171周年
8.
《建国方略•自序》写到:“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政,其为毒之烈,较之前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作者强调的是(  )
A.清政府的腐败统治B.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9.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0.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 )
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11.
下图为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
A.消灭国民党主力B.推翻国民党统治
C.建立新中国D.实现国家统一
12.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新中国成立
C.1954年宪法D.十一届三中全会
13.
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1984年获得了创纪录大丰收,产量达4.07亿吨而前一年则是3.05亿吨。相关因素主要是(  )
A.实行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
14.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军兵种
人民海军
人民空军
战略导弹部队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
建立时间
1949年4月
1949年11月
1966年
2015年12月
2015年12月
 
A.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B.我军已经进入世界强军之列
C.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15.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对其汇编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屋大维B.克洛维
C.查理曼D.查士丁尼一世
16.
亚里土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7世纪欧洲人设计出的解决方案是(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察发现,一个人站在海岸上看着远去的帆船,当船身已经看不见时,仍能看见船的桅杆在水面上,这说明海洋的水面不是平面的,而是弯曲的。他在观察月食时指出,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的阴影掠过月亮表面时引起的,这时掩住月亮的地球的影子总是圆弧形的,可见地球本身也是圆形的。首次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统治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19.
纵观日本近现代史,其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工业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的演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的跨越式发展。除自身的原因外,其外在原因是(  )
A.重视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B.美国的大力扶植
C.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优势,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D.欧共体的帮助
20.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使美国成功地渡过了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开始于(  )
A.整顿银行B.复兴工业
C.调整农业D.举办公共工程
21.
美国指使加拿大扣押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赤裸裸地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历史上,巴黎和会也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其典型史实是(  )
A.法国收回被割给德国的部分领土
B.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D.美国居主导地位且获益最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