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两个阶段。请问“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准?他主要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3)1919年前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最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认识?
材料一: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历史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两个阶段。请问“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准?他主要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3)1919年前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最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认识?
2.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建立了新中国。
(1)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相关图片,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将历史事件和对应的内容进行连线。


(2)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的28年中,曾和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写出两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及两次合作的主要成就。
(1)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相关图片,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将历史事件和对应的内容进行连线。


(2)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的28年中,曾和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写出两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及两次合作的主要成就。
2.选择题- (共15题)
3.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选自《天朝的崩溃》)书中所写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诗句“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被割占源于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他们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
B.汉阳铁厂 |
C.湖北织布局 |
D.江南制造总局 |
11.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里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红军长征 |
D.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
12.
***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这说明了
A.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 |
B.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 |
C.群众基础不重要 |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 |
13.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是因为
A.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
B.张、杨受到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
C.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
D.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
14.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你认为这个公祭是为了纪念


A.鸦片战争 |
B.旅顺大屠杀 |
C.八国联军侵华 |
D.南京大屠杀 |
15.
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的战役,其中1938年3月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抗战以来最大一场胜仗是
A.廊坊狙击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