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期末复习试卷一(word版有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7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0

1.综合题(共4题)

1.
归纳整理,回答问题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2)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中创办的?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4)上述材料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也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适当的为(    )
A.器物——制度——思想文化B.制度——宗教——科技  
C.文化——器物——政治制度D.器物——宗教——文化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材料二“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今天我们到各国使馆要求各国主持公道,务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材料三图片

(1)材料一歌词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为什么说这场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并请列举运动中得以实现的口号。
(3)材料三这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抛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成立的作用和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2.选择题(共17题)

5.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选自《天朝的崩溃》)书中所写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7.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
A.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林则徐
B.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奕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8.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9.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刻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10.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一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B.强学会的成立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D.成立“兴中会”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
A.《时务报》、《民报》B.《申报》、《民报》
C.《新青年》、《国闻报》D.《新青年》、《申报》
12.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传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3.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中共“七大”的召开
14.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的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 国民革命 B. 武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
15.
“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西安事变
16.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样路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C.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7.中学时期被认为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    )
18.中学时期被认为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    )
19.中学时期被认为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    )
20.
2018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中国人民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21.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3.填空题(共8题)

22.
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达到________平方公里。
23.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是___________。
24.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5.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26.
清朝于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
27.
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
28.
《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29.
徐悲鸿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