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6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2

1.列举题(共1题)

1.
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思想上——
(2)政治上——
(3)组织上——

2.综合题(共1题)

2.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请回答:
(1)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是在哪一年?
(2)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
(3)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简答题(共1题)

3.
列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

4.选择题(共37题)

4.
下列史实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A.领导南昌起义
B.挺进大别山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的构想
5.
下列各项,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6.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7.
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B.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A.有利于祖国统一
B.有利于民族平等
C.有利于民族团结
D.有利于地区发展
9.
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10.
《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11.
海峡两岸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始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76年
D.1987年
12.
下列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的是
A.西藏
B.莫力达瓦翰尔族自治旗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3.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大杂居、小聚居
15.
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杰出代表是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16.
“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17.
我国之所以能运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外交政策的成熟
18.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中,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实行两种制度
B.双方领导人互访
C.发展经济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
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私营企业的改革
B.合资企业的改革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外资企业的改革
20.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
1982年颁布的第四次宪法及此后颁布和实施的法律反映了
①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③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3.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实行
A.建立人民公社
B.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自愿互助,走合作化道路
D.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改革
B.农村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沿海地区开放
26.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2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28.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思想D.邓小平理论
29.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30.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A.资金
B.先进科学技术
C.企业管理经验
D.思想意识形态
31.
邓小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于哪一次会议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2.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一国两制
C.武力解放台湾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3.
中共中央提出“实现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B.制定宪法时
C.修改宪法时D.中共“八大”上
34.
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歌曲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朝鲜族
35.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36.
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3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8.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1997.7.1
B.澳门1997.7.1
C.香港1999.12.20
D.澳门1999.12.20
39.
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一
B.二
C.三
D.四
40.

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