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2)材料二的文献出自哪次会议?从材料看我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什么制度?
(思想引领篇)
(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于哪一年?材料反映出邓小平的谈话解决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哪一个困扰?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邓小平对改革开放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2)材料二的文献出自哪次会议?从材料看我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什么制度?
(思想引领篇)
材料三 1998年北京某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畅销书《影响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最重要文章》,被列入开篇之作的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此文的发表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的序幕。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材料三提到的文章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会议在思想方面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于哪一年?材料反映出邓小平的谈话解决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哪一个困扰?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邓小平对改革开放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2.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政治、经济、民主法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通过的哪一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建国初期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建国后哪一次会议召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
(6)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从以上会议的召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通过的哪一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建国初期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建国后哪一次会议召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
(6)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从以上会议的召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谁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7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一五计划”期间三条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请写出其中两条公路的名称。
(3)1956年到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什么?期间也取得显著成就,请列举这一时期的石油工业一例。
(4)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写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5)“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在这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形成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谁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7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一五计划”期间三条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请写出其中两条公路的名称。
(3)1956年到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什么?期间也取得显著成就,请列举这一时期的石油工业一例。
(4)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写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5)“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在这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形成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3题)
4.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年、1949年、1979年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
5.
1978年夏,广东省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 B.深圳特区已建立 |
C.改革开放政策已开始实施 | D.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
6.
“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经济特区的建立 |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0.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推行公司制 |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 D.废除国有制 |
12.
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 B.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C.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 D.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
14.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5.
中国军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③美国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⑤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③美国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⑤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17.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的表述,属于“史实”的有( )
A.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 B.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
C.尖端科技有了重大发展. |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20.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
21.
“他伸开两条胳膊,向敌人的火力猛扑过去,用胸膛堵住了正在喷火舌的敌人机枪口,最后壮烈牺牲。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背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上述文字描述的战斗英雄是( )
A.毛岸英 | B.邱少云 | C.黄继光 | D.罗盛教 |
22.
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出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
C.“大跃进”的需要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
24.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
C.培养建设人才 |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
25.
某校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你认为它指的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
D.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