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19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58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图1  1984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图2  1980年中央在福建和广东四个城市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图3  2001年中国加入某国际组织签字仪式场面。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分别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并分别概括这些事件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据材料一,归纳三件事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德两国曾经是千年世仇,他们打了1100多年,据历史学家统计,双方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其中大战23场,平均50年打一场大战。1870年—1945年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之间爆发了三次大战,巴黎两度被德国占领,二者毫无疑问是欧洲彼此积怨最深的国家。

——和春红《战后法德和解:从不可能到可能》

材料二:18世纪晚期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同普鲁士等国矛盾加深。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德矛盾更加尖锐。20世纪初,法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相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做出严厉制裁,埋下了新的隐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遭到德国的进攻,1940年6月,法国对德投降。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建立专门机构,直接管理六国的煤钢生产和销售。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土说话。1993年,法,德等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又组成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走向政治和军事领域。
(1)据材料,指出历史上的法德关系。
(2)据材料二,归纳法德两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历程。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德和解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
3.
探究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出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使美国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西部开发又使统一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广阔的市场是促进美国工业化和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南北战争的胜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堪称“发明时代”,科技成果变成强大的生产力,推动旧产业的更新,改造和发展,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向。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工业化全面推进,到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城市化进入鼎盛时期,同一时期,一个以大中小各类城市构成的城市网初步形成。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工业化城市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美国的一些小企业渐渐被巨型公司取代,出现了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生活的基础。美国在确立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同时.也积极推行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了发动美西战争和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上。美国的社会巨变,也伴随着经济力量的集中及托拉斯的“肆虐”、贫困问题,腐敗现象、责任制政府受到威胁等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李宏图、沐涛、王春来等《世界通史》

(1)材料一认为南北战争的胜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其依据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阐述的观点。据材料二相关史实对其概括说明。

2.选择题(共11题)

4.
曾在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马士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立场上来认识这场战争
C.从根本上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根源
D.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
5.
下面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说明
A.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实业救国的浪潮方兴未艾
D.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6.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就要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国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威。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游行的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挽救民族危亡
C.希望美英等国维持公理
D.得到工商界的支持
7.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材料中的“它”是指
A.北伐战争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重庆谈判
8.
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B.
C.
D.
9.
下图反映的史实
A.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C.使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0.
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4~16世纪,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某些城市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表明此时西欧社会中出现了新的变化
B
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了武装力量横扫了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宣告结束
C
1953年苏联通过提高收购农产品价格、开垦荒地等方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赫鲁晓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品著
D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没有受到冲击
 
A.A
B.B
C.C
D.D
11.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材料不能说明《权利法案》
A.通过法律的形式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
B.避免了严重的权力冲突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
D.使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2.
《海洋元帅:哥伦布传》中写到,“在探航成功以后……三是他拥有在那些领地内获得的各种财富的1/10,并一概免税。四是赋予他在新领地内的商务裁判权。五他有权对开往新领地的一切船只投资、控股、分红1/8。”材料说明哥伦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
A.成为海洋元帅
B.获取巨额财富
C.完成环球航行
D.发现新大陆
13.
从下图中能够获得正确信息是

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的变化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
B.美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
C.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苏联的计划经济成果显著
14.
1991年出版的《各国的劳动》一书中,声称“严格意义上的美国经济正在消失”,并预言21世纪的经济将没有国界。其结论的依据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消除了各国矛盾
B.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C.美国经济迅速衰退并趋于停滞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