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材料一 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建立新社会而斗争。

(1)阅读以上表格,结合所学填写相应空格。
(2)依据材料一,请说说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方向。

(3)将上述历史事件按时问先后排序(用序号表示)。
(4)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一种历史选择。请任选一图片说明其历史地位。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空格内打“正确”;错误的,在空格内打”错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双方分歧完全消除,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建设“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投行,展现了我国敢于担当的大国风范。
(共建和谐美丽世界)
材料四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6)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请将图片按主题分类整理,并将序号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7)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的发展理念。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材料一 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建立新社会而斗争。

(1)阅读以上表格,结合所学填写相应空格。
(2)依据材料一,请说说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方向。

(3)将上述历史事件按时问先后排序(用序号表示)。
(4)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一种历史选择。请任选一图片说明其历史地位。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空格内打“正确”;错误的,在空格内打”错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双方分歧完全消除,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建设“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投行,展现了我国敢于担当的大国风范。
(共建和谐美丽世界)
材料四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6)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请将图片按主题分类整理,并将序号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7)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的发展理念。
2.选择题- (共20题)
2.
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内容 |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 | |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B.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
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5.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百团大战 |
D.八一三事变 |
8.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昀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A.杨虎城 |
B.李宗仁 |
C.林彪 |
D.彭德怀 |
9.
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A.①⑦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1.
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
14.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电影作品《邓稼先》 |
B.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 |
C.《中外科学家故事一一邓稼先》 |
D.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
15.
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16.
某同学喜欢收集名人名言,下图是他摘抄的文艺复兴时期两位作家的名言。这两句话体现的精神是
“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彼得拉克
“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者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阿尔伯
A.人文主义 |
B.生物进化 |
C.自由平等 |
D.自强求富 |
18.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对下面历史人物评价最恰当的是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B.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
C.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
D.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
20.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