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5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综合题(共2题)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哪一事件?写出该事件的性质。
(2)读图:1925-1945 年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统计图

回答:根据上图概括 1927 到 1934 年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
西安事变发生后,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 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 得后退”。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

回答: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个战役的名称。材料体现了中国的仁人志士怎样的爱国情怀?
2.
笫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是世界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演变的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局部战争统计

材料三2016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 具潜力的合作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这是笫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哪一国际组织的公约?这一国际组织的成立是如何促进新 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合作带”所涵盖的两大区域性组织,据此分析中国提出共 建“一带一路”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影响。
(3)在材料三表明的世界发展趋势之下,你认为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

2.选择题(共11题)

3.
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宣传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思想
4.
政治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下图反映的主题发生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
C.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
江苏与安徽、浙江、上海 26 市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城市群之一。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
6.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现阶段的新发展。当年邓小平首次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
A.十二大上B.十三大上C.十四大上D.十五大上
7.
1982 年 12 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发展完善
C.“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D.海峡两岸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8.
他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占领埃及,荡平波 斯帝国,最远打到印度河流域。他是
A.亚历山大大帝B.屋大维C.马可·波罗D.穆罕默德
9.
之所以说拿破仑进一步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主要是因为他颁布了
A.《权利法案》B.《1787 年宪法》
C.《人权宣言》D.《法典》
10.
阅读下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世界占绝对优势
②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都呈上升趋势
③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④图中反映的信息变化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11.
下列关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B.美国的扶持促进了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发展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D.“科技立国”政策的实施促使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2.
“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上述内容出自
A.匈牙利改革B.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13.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的一辆汽车的出卖广告:“100 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A.“商场的东西真多,而且物美价廉”
B.“我终于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C.“感谢英国政府,真是患难见真情”
D.“我已待业 3 个月,想找一份工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