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优秀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53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0

1.综合题(共2题)

1.
近年来重走长征路、感悟长征精神成为中国的重要文化盛事,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1)材料一诗句后两句主要反映红军长征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中,党生死攸关之时,是什么事件改变了红军的命运?这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有何标志意义?
(3)“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2.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那天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三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发生于哪一年?
(2)材料二中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提示的内容,分析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争各一场重要战役?
(4)抗日战争的结果最终以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这在国内外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5题)

3.
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下列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护正当中英贸易的战争
B.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C.争夺鸦片贸易市场的战争
D.两种不同制度间的战争
5.
两次鸦片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上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尤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掳掠圆明园最典型,而这一场掳掠距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过了多少年(   )
A.18B.20C.22D.24
6.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判断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
A.1840年B.1894年C.1895年D.1896年
7.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B.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势力的阻挠
D.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8.
下图是1900年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   )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日本军队 D. 八国联军
9.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基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10.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其自身的独裁统治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其中不包括的是(   )
A.逼迫清帝退位B.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C.破坏《临时约法》D.解散国会
11.
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的核心是(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2.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3.
鲁迅的《狂人日记》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14.
1926年至1928年间发生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5.
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确立的建党原则是(   )
A.文化建党B.军事建党
C.政治建党D.思想建党
16.
***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中国革命的发展,“星星之火”最早指的是(   )
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井冈山会师
17.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怀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D.国民党一大
18.
下图是江泽民同志为某一个城市的题词,这一题词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辛亥革命
19.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0.
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有(   )
A.为解放战争赢得广大农民支持
B.激发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
C.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敌后根据地
D.大大巩固了新中国革命政权
21.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司令员的这句话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解放战争的艰苦,胜利来之不易
B.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C.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量征集了劳工
D.参与的人数众多,是一场人民战争
22.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沈阳B.徐州C.北平D.天津
23.
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结束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南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5.
《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不朽的民族战歌”,现为我国的国歌。它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   )
A.冼星海B.周立波C.聂耳D.赵树理
26.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同文馆
C.中华书局D.生活书店
27.
有一位艺术家,他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他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这位擅长画马的艺术家是(   )
A.任伯年B.张大千
C.徐悲鸿D.齐白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