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年来重走长征路、感悟长征精神成为中国的重要文化盛事,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1)材料一诗句后两句主要反映红军长征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中,党生死攸关之时,是什么事件改变了红军的命运?这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有何标志意义?
(3)“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1)材料一诗句后两句主要反映红军长征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中,党生死攸关之时,是什么事件改变了红军的命运?这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有何标志意义?
(3)“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2.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那天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三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发生于哪一年?
(2)材料二中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提示的内容,分析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争各一场重要战役?
(4)抗日战争的结果最终以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这在国内外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那天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三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发生于哪一年?
(2)材料二中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提示的内容,分析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争各一场重要战役?
(4)抗日战争的结果最终以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这在国内外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5题)
3.
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5.
两次鸦片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上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尤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掳掠圆明园最典型,而这一场掳掠距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过了多少年( )
A.18 | B.20 | C.22 | D.24 |
12.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13.
鲁迅的《狂人日记》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
14.
1926年至1928年间发生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17.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怀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七大 | D.国民党一大 |
21.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司令员的这句话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解放战争的艰苦,胜利来之不易 |
B.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
C.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量征集了劳工 |
D.参与的人数众多,是一场人民战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