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在近代挑起了两次侵华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
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亡国条约”是指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世界意义。
(3)以史为鉴,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
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亡国条约”是指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世界意义。
(3)以史为鉴,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2.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侵略的斗争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央行在今年10月12日发行了一套纪念币。(如下图)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材料概括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救国思想及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出功绩。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三大阶级救国道路的探索结果有何认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央行在今年10月12日发行了一套纪念币。(如下图)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材料概括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救国思想及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出功绩。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三大阶级救国道路的探索结果有何认识?
3.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材料二: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什么阶段?举一企业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投资额 | 时间(年) | 企业数 |
680万元 | 1863—1894 | 119家 |
材料二: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什么阶段?举一企业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2.选择题- (共24题)
4.
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B.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抨击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
11.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12.
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
A.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 B.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
C.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 D.确定党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
13.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为当时中国人民指明了民主革命正确道路的是( )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国民大革命 |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14.
***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D.中国由衰败转向全面复兴 |
19.
报纸具有新闻性和时间性,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下图的报纸日期应该是( )


A.1945年8月2日 | B.1945年8月15日 |
C.1945年9月9日 | D.1945年9月25日 |
21.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有一座大山,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 | B.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C.抗日战争转入防御阶段 | D.蒋介石反动统治彻底覆灭 |
23.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下列抗日史实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百团大战 ③血染卢沟桥 ④台儿庄战役
①平型关大捷 ②百团大战 ③血染卢沟桥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④② | C.③①②④ | D.③①④② |
24.
曾任侵华日军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1937年6月,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 )
A.“九一八”事变 | B.华北事变 |
C.“八一三”事变 | D.卢沟桥事变 |
25.
“‘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该歌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 B.百团大战 | C.七七事变 | D.台儿庄战役 |
26.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试问:“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