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桐柏县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5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8/3

1.综合题(共5题)

1.
【话说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一例说明。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至少写出两位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2.
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
3.
今年(2016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又是纪念辛亥革命105周年,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根据材料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2)“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
(3)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5.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的意义

2.选择题(共14题)

6.
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王涛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涛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9.
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10.
下列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B.C.D.
11.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设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
12.
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林则徐D.谭嗣同
13.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新文化运动B.公车上书
C.宣传维新思想D.洋务运动
14.
2011年10月10日,我们迎来了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为此,某中学举办了以“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宣传专栏。专栏中所配图片和内容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B.C.D.
15.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建立了中华民国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君主专制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
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明确规定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7.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18.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与到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
按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