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信息,结合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正确”,否则画”错误”。





(1)图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2)图二中的人物在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
(3)图三“长春解放”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
(4)图一、二、三都和日本侵略中国有关。
(5)图四中的成就出现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图五中的“铁人”指的是石油工人王进喜。
(7)以上图片反映了东北“屈辱——抗争——崛起”的曲折历程。





(1)图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2)图二中的人物在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
(3)图三“长春解放”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
(4)图一、二、三都和日本侵略中国有关。
(5)图四中的成就出现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图五中的“铁人”指的是石油工人王进喜。
(7)以上图片反映了东北“屈辱——抗争——崛起”的曲折历程。
2.综合题- (共1题)
2.
美国、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狼狈为奸的同伙)
材料一: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伙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
(解决问题中前行)
材料三: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依国多一倍……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战争开始时,美国南方人口约900万,其中黑奴约占400万。这一法律文件的发表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
(2)材料三中“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和“工人人数”的增加得益于该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法律文件“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两国的举措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一重要因素?
(大相径庭的抉择)
材料四:以英法饿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3)“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的殊死搏斗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后期,美国和俄国对战争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选择?
(并肩作战的盟友)
材料五:194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室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4)1941年,美国和苏联分别对法西斯的进攻采取了什么措施?包括美苏在内的国家正式建立“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等国结成的“统一战线”有什么重大影响?
(尖锐对抗的敌人)
材料六: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务门在国会发表演讲,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集团。
(世界舞台的竞争)
材料七: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或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美国企图建章的“单极世界”能实现,请说明理由。
(狼狈为奸的同伙)
材料一: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伙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
——摘编自《大国之殇》
材料二:1900年的战火在紫禁城和圆明园肆虚时,掌控大权的慈禧老佛爷出逃西安,北京在列强的枪炮下痛哭。——摘编自某战争回忆录
(1)材料一、二所述内容分别出现在哪两场战争中?(解决问题中前行)
材料三: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依国多一倍……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战争开始时,美国南方人口约900万,其中黑奴约占400万。这一法律文件的发表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
(2)材料三中“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和“工人人数”的增加得益于该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法律文件“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两国的举措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一重要因素?
(大相径庭的抉择)
材料四:以英法饿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3)“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的殊死搏斗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后期,美国和俄国对战争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选择?
(并肩作战的盟友)
材料五:194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室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4)1941年,美国和苏联分别对法西斯的进攻采取了什么措施?包括美苏在内的国家正式建立“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等国结成的“统一战线”有什么重大影响?
(尖锐对抗的敌人)
材料六: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务门在国会发表演讲,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集团。
——摘编自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5)杜鲁门“遏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哪一对峙状态正式开始?“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集团”指的是哪两大组织?这两个组织的建立使得世界出现了怎样的格局?(世界舞台的竞争)
材料七: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或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美国企图建章的“单极世界”能实现,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 (共14题)
4.
“在总计长达5600余里的华北主要交通线上,出现了数十万大军……他们炸铁路、毁桥梁、攻厂矿、拔据点……顷刻间,日本在华北的交通网、通讯网全面瘫痪。”材料反映的是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
C.武汉会战 |
D.百团大战 |
7.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
A.国民革命军 | B.中国工农红军 |
C.八路军和新四年 | D.解放军 |
8.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史实 | 结论 |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
12.
以下最能说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绘画技法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 |
B.构图和表达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C.蒙娜丽莎的微笑体现了精确和含蓄的辩证关系 |
D.绘画成功塑造了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的形象 |
13.
“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这里的“一群人”和“一个人”分别指的是
A.国会、国王 |
B.议会、国王 |
C.议会、总统 |
D.三级会议、总统 |
14.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最主要是因为它
A.宣告美利坚合众同的诞生 |
B.与法国《人权宜言》的目标一致 |
C.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D.最早阐明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