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
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
(2)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分别指邮是什么历史时期?分别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
(3)“由此”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对中国有何历史意义?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和继承革命事业?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共和国历史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这次探究活动。
(过渡时期(1949一1956年))
(1)探究问题
①在这个时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的诗,它出现在哪一场运动期间?
(探究感悟)
(5)综合上述探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有何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 ……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上述图片反应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该事件中党和国家为了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什么措施?图③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请你写出其中一位战斗英雄,并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
(3)在丙人物所说的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你能说出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位模范人物并且说说人民是如何称颂他的?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甲>乙>丙>丁 | B.丁>丙>乙>甲 | C.丁>甲>丙>乙 | D.乙>丁>丙>甲 (6)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乙、丙两个人物一定有颇多的感触和认识,请你替他们分别谈一谈。 |
2.选择题- (共23题)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 B.⑤④②①③ | C.④①⑤②③ | D.⑤④③②① |
A.促进朝鲜统一 |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
C.为了保家卫国 |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A.《天朝田亩制度》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主要指标 | 1952年 | 1957年 | |
国家财政收入 | 全民所有制 | 58.1% | 70.6% |
集体所有制 | 1.2% | 16.7% | |
工业总产值 | 全民所有制 | 41.5% | 53.8% |
集体所有制 | 3.3% | 19.0%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
A.王进喜 |
B.邓稼先 |
C.焦裕禄 |
D.雷锋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史实 | 结论 |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
D.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A.洋务运动时期 |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
C.大跃进时期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