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节选)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著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王又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材料三: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思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参加了什么会议?
“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引起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与近代中国相比,有何重大变化?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著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王又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思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年份 | 外交大事 |
1917年 |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
1918年 |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
1919年 | 参加和会,中国收回权利的要求道拒绝 |
材料三: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思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首次表现是什么?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参加了什么会议?
“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引起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与近代中国相比,有何重大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2)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这句话指的是哪次改革
(3)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对我国当今的改革有何启示?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语
(1)结合材料一,说出俄国当时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这句话指的是哪次改革
(3)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对我国当今的改革有何启示?
2.列举题- (共3题)
3.选择题- (共15题)
7.
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姓名 | 籍贯 | 官职 | 阵亡地点 |
邓世昌 | 广东番禺 | 副将加提督衔 | 黄海大东沟 |
李仁党 | 湖南桂阳 | 副将加总兵衔 | 辽宁盖平 |
杨用霖 | 福建闽县 | 副将 | 山东刘公岛 |
A.甲午中日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鸦片战争 |
8.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人过中国内地 |
D.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
10.
《***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
B.北伐胜利进军 |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
D.实现全国统一 |
1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12.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
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
13.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落。只见风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风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50万千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B.公私合营的进行 |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5.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
B.依法治国的政策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材料认为“世界历史”的开端是
A.马可·波罗来中国 |
B.郑和下西洋 |
C.新航路的开辟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9.
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飞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 |
B.汽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
C.汽船——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
D.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
20.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
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4.填空题- (共6题)
22.
人物对应填空
(1)林则徐________
(1)林则徐________
A.《神曲》 (2)陈独秀________ | B.新文化运动 (3)邓稼先________ | C.虎门销烟 (4)袁隆平________ | D.“两弹一星” (5)但丁________ | E.籼型杂交水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列举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