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中国近代史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据此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分别是列强历次侵华战争时所犯的罪行,请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只写序号即可)
(2)指出图一。图三分别是哪些列强侵华时所犯的罪行。
(3)图二、图四分别是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时所犯的罪行?这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侵略者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5)列举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位民族英雄。
(6)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以上图片分别是列强历次侵华战争时所犯的罪行,请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只写序号即可)
(2)指出图一。图三分别是哪些列强侵华时所犯的罪行。
(3)图二、图四分别是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时所犯的罪行?这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侵略者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5)列举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位民族英雄。
(6)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看图文村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之事,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觉制器之器,师 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谭嗣同殉难图(如下图)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请举出三位与材料一相同主张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们的实践活动有何积极作用?
(2)图二人物的遭遇预示着哪一近代化探索活动的失败?与这一近代化探索活动学习西方的侧重点相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还有什么?
(3)材料三中以这两位“先生“为口号开展的近代化探索活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4)中国的近代化在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用下面的图示梳理中国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侧重点的先后顺序,展现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学( )一学( )---学( )
材料一:中国文武之事,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觉制器之器,师 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谭嗣同殉难图(如下图)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请举出三位与材料一相同主张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们的实践活动有何积极作用?
(2)图二人物的遭遇预示着哪一近代化探索活动的失败?与这一近代化探索活动学习西方的侧重点相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还有什么?
(3)材料三中以这两位“先生“为口号开展的近代化探索活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4)中国的近代化在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用下面的图示梳理中国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侧重点的先后顺序,展现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学( )一学( )---学( )
3.
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了祖国的振兴不懈奋斗,某班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缅怀这位伟人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1)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输制成大事年表。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取得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3)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什么?
(1)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输制成大事年表。
年份 | 事迹 |
1894年 | |
1905年 | |
1912年 | |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取得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3)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什么?
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探索的继续,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请你以“五四运动”为主题,結合图片信息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全面展示你对这-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提示:内容应包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经过、结果、意义。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重要会议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的?
(2)材料一反映的重要会议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这个政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最先在中国有构文一思想的人物是谁?请用两个四字成语来概括这个政党诞生的重大意文。
(3)材料一反映的重要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材料二是为了纪念此后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中的那一次工人运动?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重要会议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的?
(2)材料一反映的重要会议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这个政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最先在中国有构文一思想的人物是谁?请用两个四字成语来概括这个政党诞生的重大意文。
(3)材料一反映的重要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材料二是为了纪念此后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中的那一次工人运动?
2.选择题- (共21题)
10.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如要展现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有 ( )
①廊坊阻击战 ②黄海大战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④虎门之战
①廊坊阻击战 ②黄海大战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④虎门之战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3.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耻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 )
①白银外流直接成胁国家收入 ②上层社会更加腐败 ③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
④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
①白银外流直接成胁国家收入 ②上层社会更加腐败 ③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
④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4.
作为台湾附属岛的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 (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5.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清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16.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A B. B C. C D. D
重大事件 | 相关史实 |
戊戌变法 | A.“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运动的序幕 |
B.是维新派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
C.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 |
D.变法失败了,对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
A. A B. B C. C D. D
18.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B.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师夷长技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
20.
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23.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5.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A.爱国主义 | B.艰苦奋斗 | C.开拓创新 | D.乐观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