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2017~2018年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30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9

1.综合题(共3题)

1.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
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①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②材料中哪一句口号最能反映该事件的性质?该事件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③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向这次事件中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3.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肩负着民族解放和振兴的使命。党的列次会议对指引中国革命的道路有重要作用。
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提出什么著名论断?
(3)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的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这次会议标志着什么?

2.选择题(共22题)

4.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
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
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B.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人才
6.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马关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8.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0.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A→B(﹣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


11.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2.
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3.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4.
“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16.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17.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8.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内容的是( )
A.大会决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D.大会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不包括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方式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20.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的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1.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D.翻雪山过草地
22.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请你判断与此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23.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A.甲午战争
B.洋务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5.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