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2)材料二中“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芮恩施认为这场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的理由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爆发和国际上哪次会议有关?在这次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建了什么体系?
(3)你怎么理解材料三中爱国青年喊出的这句话?(至少写出两点)
(4)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青年人应担负起什么责任?
材料一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二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万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材料三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倡导青年学习哪些“西洋近代文明”?是哪一场运动催生了“西洋近代文明”?你如何看待胡适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2)材料二中“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芮恩施认为这场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的理由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爆发和国际上哪次会议有关?在这次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建了什么体系?
(3)你怎么理解材料三中爱国青年喊出的这句话?(至少写出两点)
(4)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青年人应担负起什么责任?
2.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熠熠生辉,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富裕”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什么总方针?在终结了“走他人的路”的历史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如何“走白己的路”?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这样一个时期”,拿破仑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与拿破仑不同,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材料一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为孙中山所写挽联
材料二 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三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拿破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蔡元培在挽联中如此高度评价孙中山?(至少写出两点)孙中山没完成的“一二件未竟之功”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富裕”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什么总方针?在终结了“走他人的路”的历史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如何“走白己的路”?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这样一个时期”,拿破仑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与拿破仑不同,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3.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l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2)观察材料二表格,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面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对策?
(3)材料三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我国在建国初期做了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点)
(4)当今中国正逐步走上工业强国之路,你对此有何认识?
材料一 (社会)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l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项目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世界 |
外贸缩减幅度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l/3 |
工业下降比 | 70% | 69.1% | 50% | 48% | 50% | 2/3 |
失业人数 | 1700万 | 476万 | 近300万 | 85万 | 300万 | 近3000万 |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人民日报》社论(1953年1月1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处在“旧世界”的中国通过哪场运动引入机器工业?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观察材料二表格,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面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对策?
(3)材料三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我国在建国初期做了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点)
(4)当今中国正逐步走上工业强国之路,你对此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15题)
4.
1931年日本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1938年提出“东亚新秩序”,1940年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这些口号的变化反映了
A.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不断壮大 |
B.日本不断对外扩张,扩大侵略范围 |
C.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 |
D.日本国内资源贫乏,陷入困境 |
5.
***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认为
A.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
B.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
C.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
D.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
10.
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图人物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
11.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
12.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是
A.在植物中成功提取青蒿素 |
B.研制出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 |
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D.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16.
斯大林曾经说过:“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下列史实能印证斯大林这句话的有
①二战后,美国援助英国
②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
③民主德国的成立
④东欧剧变
①二战后,美国援助英国
②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
③民主德国的成立
④东欧剧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