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铭”是一种文体,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
B.《老王》《伟大的悲剧》《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分别是杨绛、茨威格、刘慈欣。 |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
D.《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从花的衰与盛的转变与自身的经历中,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2.字词书写- (共1题)
从《流浪地球》到《少年派》,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孩子都被赵今麦演绎的lín lí jìn zh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赵今麦会成为一个jiā yù hù xiǎo的实力小花。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翟天东
①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系吴中名门“贝氏家族”之后。18岁赴美国留学,学习建筑,后从事建筑行业,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今年4月,他即将迎来103岁的生日。
②对于锻炼,贝聿铭有自己的看法,他喜欢散步,最喜欢在旅行中锻炼。青年时,贝聿铭就游览了欧洲各国,在罗马、巴黎寻找建筑灵感。到了晚年,一有时间,贝聿铭就到有田野、河流的地方走走看看。手携一卷书,坐在谷堆、土块上,闻闻阳光、泥土的气息,甚至牛羊粪便的气味,都足以让他安心惬意。亲近大自然,使他身体放松愉悦的同时,也在他的建筑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③离乡几十年,贝聿铭依然对儿时的鸡头米念念不忘。生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贝聿铭,保持了南方人清淡的饮食习惯,这是流在血液里根深蒂固的乡思。虽然身在异乡无法吃到家乡味,但贝聿铭的夫人会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一些蔬菜,如四季豆等,在家就可以吃到中餐。食不过饱,少油少盐,即使到了人瑞之年,贝聿铭的体型仍与年轻时无太大差异。
④1948年,贝聿铭加入房地产建筑公司,打破了美籍华人做不了建筑师的历史。成为建筑师伊始,美国人用傲慢的眼光轻视这位华人建筑师,但贝聿铭用一个个充满人性化的作品征服了美国人的挑剔,并被亲切地称为“人民的设计师”。
⑤20世纪50年代,贝聿铭自立门户,成立了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开启了事业的新篇章。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身亡,肯尼迪家族为纪念他,决定修建肯尼迪图书馆。贝聿铭作为3位备选建筑师之一,他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对比之下,他最没名气和经验。然而他并没有紧张,反而更加淡定从容。他把工作室营造成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喜欢的样子,并放上馥郁的鲜花。他穿戴整齐,态度谦逊。而他的竞争对手虽然名声在外,但态度傲慢,衣着邋遢。贝聿铭就是通过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战胜了对手。
⑥但贝聿铭的事业并不总是顺风顺水,20世纪60年代,由他设计的波士顿保险公司大楼三分之一的窗户被风吹落,玻璃散落了整个街道。批评和责难蜂拥而至,贝聿铭几乎被推到悬崖边上。在最难熬的时光,贝聿铭依然保持自我。7年之后,贝聿铭沉冤昭雪,调查证明,门窗公司对这件事情负责。贝聿铭非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开玩笑地说:“那次事故以后,那些公司都愧见于我。”
⑦瘦削的身材、黑框圆眼镜、西服加领带,面对镜头总是眯着眼微笑的贝聿铭,既有东方人的温文尔雅,又有西方人的自信从容,他用他强大的精神力征服了世人,他的长寿正是来源于此。
⑧耄耋之年,本该退休的年纪,贝聿铭却没有停下工作。在贝聿铭80岁大寿的晚会上,他亲手接下了苏州市政府的聘书,担任苏州城市建设高级顾问。2002年,贝聿铭正式接受邀请,着手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他的小儿子、著名建筑师贝礼中对苏州博物馆设计曾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但贝聿铭严肃表示:“这个设计要是我做不了,我的儿子更不能做。因为他们的中文已经生疏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2006年,贝聿铭着手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顺利落成。2008年,91岁的贝聿铭又完成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他顶着高温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风。
⑨晚年的贝聿铭每天听新闻,读报纸、杂志,从不间断,床头、桌面放满了他的书。他时刻关注着行业的新动向、新材料、新技术,保持思想意识与时俱进。即使到了老年,他的作品仍然闪耀着先锋、时尚的光芒。
⑩熟悉他的人曾说过:“我从不记得贝聿铭曾经沮丧过。他是一位非常冷静的人,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保持着那种独有的迷人微笑。”他的微笑,至今百年,仍在继续。
(选自《特别文摘》2019年第6期,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你认为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以及他健康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小题2】第⑥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小题3】认真阅读第⑧段,并结合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博物馆的设计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梁思成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爱你比生命更长久
盈袖
①不论天晴下雨,不论严寒酷暑,每天,他都守在我们办公室外的楼梯口。校园里的这个场景,我已经看了几年,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
②第一个冬天,寒风呼啸,他站在室外,不停地搓手,轻轻地跺脚,我喊他进办公室暖和一下,他微笑着拒绝了。
③原来,他的眼睛要时刻关注着第三个教室的动静。那里面最后一排,靠后门的位置,坐着他心爱的儿子。
④偶尔,教室里会传出轻微的喊叫声,他就会猫着腰,轻手轻脚,飞快地从后门跑进教室,拍拍孩子的肩膀,或是对着孩子做个手势,微笑着,让孩子放松下来。
⑤这是一位自闭症患儿的陪读父亲。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患者一般都有语言与交流障碍,也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这些孩子一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
⑥这是世界性的难题,几乎无药可治。他能够做的,只是给孩子多一点陪伴与呵护,多给儿子一些教育和训练。
⑦儿子每天在教室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一旦孩子有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他就立刻安抚。最初入学的日子里,更是寸步不离,正常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都有一个适应期,更别说他的儿子了。历尽艰辛,好不容易让儿子习惯了坐在教室里,虽然他或许会突然下座位,或是背对着黑板玩自己的,或者突然喊叫,但总之,孩子没有太影响同学,也适应了学校,直到儿子逐渐稳定下来,他才算松了一口气。
⑧他不仅仅是父亲,也是儿子的老师。普通孩子很快就学会的事情,他要反复无数次地教自己的儿子。对儿子,他永远是一脸笑容,旁人从未看到过他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⑨课间操时间,他带着儿子在操场角落,练习跳绳。跳绳是体育老师规定的必考项目,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十遍……甩绳,起跳,再甩绳,起跳,他不断地分解动作,用电影慢镜头的方式进行示范,每次跳跃后,就定格动作,笑着看着儿子,嘴里还说着要领。前面是一大群学生在整齐划一地做着课间操,一套,两套,然后是大课间,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跑步,游戏,不一而足。而这一对父子,则孤独地在人群后面,机械反复地练习着最简单的跳绳。因为是儿童用绳,绳子并不长,他又是一个魁梧的男人,高大的身躯便只好一次又一次半弯成一个弧形,像个粗笨的大猩猩。这场景,看上去有点滑稽,却又让人莫名地泪湿眼眶。
⑩作为学校的心理老师,我对这对父子特别关注。据说,他原来也是一位成功人士,可是,为了照顾患病的儿子,他激流勇退。从此,没有了假日,因为不上课的时候,他得带着儿子接受各种康复治疗。为了儿子,他忘记了生意,忘记了一切,他的世界,已经只剩下儿子。
⑪组织特殊孩子做活动的时候,他在一旁,微笑着尽心尽力地协助。我知道他儿子的姓名,却没问他的姓名,他的身份,就是某某同学的家长,在我心里他还有一个伟大的名字——父亲。
⑫儿子一天天在长高,他一天天在老去。为了儿子,他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唯独有件事情,是他最害怕的,一旦他离开这个世界,儿子怎么办?跟我交流的时候,他提到了弃养中心,说着说着,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红了眼圈。我的泪水也差点落下来,我真想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我懂他的难处,懂他的心声。
⑬是的,我知道,他多想,他的爱,能够比他的生命更长久。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1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爱你比生命更长久”为题有哪些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小题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原来,他的眼睛要时刻关注着第三个教室的动静。
【小题3】第⑥段写道“他能够做的,只是给孩子多一点陪伴与呵护,多给儿子一些教育和训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给了儿子哪些陪伴与呵护、教育和训练。
【小题4】第⑨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联系文章内容,请简要谈谈你的感想。
(链接材料) 李咏,著名的央视节目主持人,因病与世长辞,留下未成年的女儿,还留下一本为女儿写下的日记,可是没有来得及写完。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坚持为女儿写下日记,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疼,有深深依恋,有难舍难分……
4.课内阅读- (共1题)
河中石兽(节选)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①阅十余岁 ②据理臆断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小题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____,____。
6.命题作文- (共1题)
回到家里,孝敬父母;走进书房,静心读书;步入学校,展示自我;踏入社会,奉献爱心;亲近自然,怜爱生命……回顾过往,你在某种场景一定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请以“最美的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记叙经历,抒写感受;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7.其他- (共1题)
(1)“飞来山上千寻塔”,“寻”是古代长度单位。(________)
(2)“朔气传金柝”中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________)
8.-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其他:(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