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注)此处五四述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并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广义概念的角度说出***认为“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的原因。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
材料二 实际上,五四运动之所以首先是一次学生运动,或者说青年的运动,就是因为所有的社会因素最后都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成为新文化作用于社会力量的枢纽所在,有了这个枢纽,新文化的影响才迅速达到商界、工团,并渐因及于农村社会——邓秉元《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材料三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五四时期,这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国的一群人,如李大钊是起很大作用的。”(注)此处五四述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并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广义概念的角度说出***认为“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562—1563年,英国人约输·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贩奴贸易的实质,并概括英国政府正式开始贩奴活动具备的国际国内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政府战败后于1842年被迫与英国签订的条约名称,并列举该条约中使英国“动机”得以初步达成的相关内容。
(4)综上所述,分析“英国贩奴贸易→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等
材料二 如果没有巨大的技术优势确保帝国的建立,再强的动机也不能使帝国主义者在世界行使统治权。在整个19世纪,工业国家发展了高超的运输,通信和战争技术,使帝国主义者在全世界通行无阻。最重要的运输业创新是蒸汽轮船和铁路。19世纪30年代英国海军工程师将工业革命中的蒸汽动力应用于军事,建造了火力强劲的大型铁甲舰。由于蒸汽舰船可以进入内河航行很远,它们使帝国主义的势力直抵外国内陆。1842年英国军舰“复仇女神”号进入长江江面,导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不久,蒸汽动力军舰将欧洲势力带入亚非两洲的内陆。——摘编自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幅简明的《英国贩奴贸易路线示意图》。(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贩奴贸易的实质,并概括英国政府正式开始贩奴活动具备的国际国内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政府战败后于1842年被迫与英国签订的条约名称,并列举该条约中使英国“动机”得以初步达成的相关内容。
(4)综上所述,分析“英国贩奴贸易→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注)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是“自由放任”理论的观点,“自由放任”理论适应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由重农学派首先提出,亚当·斯密竭力倡导,19世纪英法经济学家继续加以宣传和发扬。“自由放任”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活动,经济应该留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听任资本主义自发力量发挥作用,能使经济自然调节,保持均衡。
(1)影响材料中③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下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出该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胡佛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无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将材料中④处的“A”补充完整,并说出它的特点。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

(注)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是“自由放任”理论的观点,“自由放任”理论适应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由重农学派首先提出,亚当·斯密竭力倡导,19世纪英法经济学家继续加以宣传和发扬。“自由放任”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活动,经济应该留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听任资本主义自发力量发挥作用,能使经济自然调节,保持均衡。
(1)影响材料中③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下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出该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胡佛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无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将材料中④处的“A”补充完整,并说出它的特点。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5题)
6.
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共八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7.
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23个,到1965年底增加了一倍多。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 |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
C.万隆会议的召开 |
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召开 |
13.
“由于这位科学家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材料中的“某种法则”指的是
A.地心说 |
B.万有引力和运动三定律 |
C.广义相对论 |
D.微积分 |
14.
下列能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的历史线索是
A.处死国王一建立共和国一封建势力复辟 |
B.战争爆发→宣告独立→颁布宪法 |
C.制宪会议当权→处死国王一雅各宾派当权 |
D.推翻实权派→实行改革→制定宪法 |
15.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A.经济基础 |
B.阶级基础 |
C.实践基础 |
D.理论来源 |
16.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A.亚历山大一世 |
B.伊凡四世 |
C.尼古拉二世 |
D.彼得一世 |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傀儡政权,建立埃及共和国 |
B.尼赫鲁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C.1961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
D.1999年,巴拿马正式收回苏伊土运河的主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