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2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综合题(共3题)

1.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各阶层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初的列强侵华事件中涌现出很多的民族英雄。请列举出其中两位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及其抗争的史实。
(2)在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也曾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懈的努力,请列举两次农民阶级的救国尝试。这两次尝试失败的共同客观原因是什么?
(3)甘愿为救国流血牺牲,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一警世名言后英勇就义的义士是谁?他要杀的“贼”指的是谁?
(4)作为青年学生,你从这些仁人志士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品质?
2.
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也改变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
——陈天华《猛回头》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哪一条款?
(3)材料三描述的现象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给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上百道变法法令,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以除旧布新。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一部分中国人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列举两位代表人物。
(2)因“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发生了哪两件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4)材料三反映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2.选择题(共24题)

4.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5.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
6.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B.威海卫战役C.旅顺大屠杀D.火烧圆明园
7.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D.《黄埔条约》
8.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    )
A.清政府的腐败B.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C.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列强对华战争连绵不断
9.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联军B.英美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0.
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11.
某学者说:“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B.天京事变C.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
12.
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某次战争中日本(   )
A.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B.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C.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13.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下列哪一条款(  )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14.
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15.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
A.1840年B.1889年C.1900年D.1901年
16.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也大抵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材料表明某运动的开展(    )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17.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学习科学技术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D.创办新式教育
18.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民报》B.《时务报》C.《国闻报》D.《湘学报》
19.
邹容在下列哪本著作中阐述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警世钟》C.《革命军》D.《猛回头》
20.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它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
A.刘道一B.徐锡麟C.秋瑾D.黄兴
21.
武昌起义激起的连锁反应,令13个省在两个月之内宣布脱离清政府。这次起义的主力是(  )
A.北洋新军B.湖北新军C.同盟会D.兴中会
2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之一是为限制袁世凯,保护革命胜利果实。为此,特别规定实行(   )
A.总统制B.三权分立制C.责任内阁制D.民主共和制
23.
1913年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遇刺身亡。此事件的影响之一是(   )
A.武昌起义爆发B.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C.全国掀起护国运动D.全国掀起护法运动
24.
诗歌“蛇山当年炮声隆,倾倒清廷首义功。荡尽寇氛民作主,江山永照红楼红。”下列哪项不是诗中所说事件的影响(   )
A.结束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极大地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5.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居胜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26.
十九世纪的六十到九十年代初,中国沿海和沿江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一些使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请问开办这些企业的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清政府的一些官员
C.外国资本家D.一些爱国知识分子
27.
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