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2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5

1.判断题(共3题)

1.
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2.
“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首诗,记录了1958年春,北京全民杀麻雀的事件。该诗从侧面反应了“左”倾错误影响了人民生活。
3.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综合题(共2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住房、小车、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今,增产粮食6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5.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举世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讲话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2)图一中什么事件让中国前往联合国的代表乔冠华开怀大笑?图二尼克松访华之行中美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图三表明中美关系进入到一个怎样的新阶段?
(3)上述材料呈现了怎样的共同主题?

3.选择题(共10题)

6.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有人说,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你认为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A.“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2017年4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航母下水,这显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重大发展。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
②海军陆战队的建立
③歼5型歼击机的仿制成功
④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⑤“辽宁”号航母交付海军开始服役
A.①④②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④③①②⑤
D.⑤④②①③
9.
下列科学家与其典型科研成就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学森──导弹
B.邓稼先──火箭
C.袁隆平──杂交水稻
D.屠呦呦青──蒿索
10.
2018年8月2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同萨尔瓦多共和国外长卡斯塔内达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萨尔瓦多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这是继5月以来多米尼加、布吉纳法索先后与台湾“断交”之后的4个月内第三个与台湾“断交”的“邦交国”。这一事实说明了
A.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
B.两岸关系得到重大发展
C.“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D.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11.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
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13.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 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
C.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14.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5.
周恩来总理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