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2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综合题(共2题)

1.
当今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材料及图一指出周恩来所倡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和图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图三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人民空军武器装备的变化历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3)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2.选择题(共21题)

3.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
4.
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B.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C.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D.造成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不稳定
5.
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茅盾
B.鲁迅
C.莫言
D.老舍
6.
改革开放以来,布票、油票、粮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B.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C.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
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7.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9.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路者的军事行动是
A.甲午中日战争B.抗美援朝C.第二次鸦片战争D.抗日战争
10.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14.
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埋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1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7.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 ***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
18.回答下面的例题:

解方程:x2﹣|x|﹣2=0.

解:①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②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原方程的根是x1=2,x2=﹣2.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2+|x﹣4|﹣8=0.

19.
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20.
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图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一国两制B.国共合作C.和平共处D.统一战线
21.
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22.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时导弹部队在接受检阅。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D.80年代
23.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
B.
C.
D.

3.填空题(共1题)

24.
(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